第二十章 怎么是他 (第3/3页)
就不怕摔着。
她正想下去说他,外面就传来:“你有带蜡烛?”
刚才看到车间里亮了下,沈修远就猜到是蜡烛。
许洛泱:“有是有啊,但求你别再拉马车了,让我点一下把蜡烛点好了你在起动。”
沈修远没有站在马的旁边,拉着马这次没有让它动,而是一手放在马头前,很温柔地抚摸。
许洛泱点了两根蜡烛,一手抓一只下去后,开始照亮着前方的路,沈修远就继续拉着马车。
“话说,这里会有人居住吗?”
许洛泱拿着两根蜡烛在手,要想在这里找有人居住几率太低了,而且找得有人住,人家也不一定会收留他们。
沈修远回许洛泱,道:“应该有,刚才一路下来有见沙路上有脚印,在旁边出还有小段的木材,想必是有人进竹林来砍柴的。”
“哦哦。”拿着蜡烛的许洛泱只能点点头,她刚才没有注意到。
走了一路后,在不远处有灯火阑珊,这有光就意味着真的有人住在这里,许洛泱望着前方,看来沈修远的判断还是对的。
他们来到这家灯火阑珊的院子,隔着篱笆可以看到光亮的屋子里面有人坐在木桌下,拿着针在织布。
在织布的是一个老婆婆,她穿着一件暗红破旧,上面补着各种布丁,头发已是白发苍苍,驼着背织着衣。
许洛泱观察了下,才轻轻对着篱笆敲了敲:“老婆婆,问一下可以收留我们一晚吗?”
老婆婆听到篱笆处传来声音,她叫道:“你们是谁啊!”
老婆婆站起来,半弯着身子往着篱笆这里走来,这时从灶房里走出一位年轻力壮的少年,他人长得一番秀气,头上卷着顶破旧墨绿的方巾,他见篱笆外站着两个人,就走过去。
老婆婆眼睛有点花,凑过来一看望了望,然后道:“你们谁啊,是从哪里来的。”
少年倒是没有这么问,而是开门让进,现在天昏地暗的,怎么想到想得出应该是要来留住的,他前几个月就有碰到。
他的娘小时候常常教导他,“若要人助,必先助人,助人者人恒助”,这句话他一直谨记于心。
少年拱手问好:“公子,姑娘你们是要留住吗?”
许洛泱瞅了一眼这位少年,身上穿搭不起眼,但是脸上秀气十足,容貌看起来明目皓齿,这动作还有读音像是饱读诗书之人。
沈修远拉着马将它安好,再又一手从腰间里拿出一锭银子,双手递给少年:“这是一晚留住费,希望你收下。”
少年连连摇手拒绝:“不不不,公子这个万万使不得,就留一晚而已,这小事何足挂齿,还望公子收回。”
站在一边的老婆婆看着孙子,“小平,他们应该不是坏人吧!”
少年安抚老婆婆:“奶奶,他们不是。只是来这里留一晚而已。”
老婆婆听完,点了点头就往屋子里面走去,少年往着奶奶的背影,再和他们解释一下:“公子,姑娘。我奶奶年纪大了,有些痴呆,但有时候意识是清醒的。”
少年带着他们到一间常年没人住的空房,拿着几盏蜡烛放在一张旧书案上,这个房间不大,却有两张不小的床,床脚背着一个窗户,皎洁的月光从外面照射进来。
少年:“公子,姑娘你们等等,我去打盆水过来洗洗。”
许洛泱:“好,谢谢!”
和沈修远要待在同个房间一整晚,许洛泱有点接受不了,可又能怎么样呢?他们现在是寄人篱下,有得住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