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30 孔颖达的埋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630 孔颖达的埋怨 (第2/3页)

感受到了李世民语气中的坚定,知道自己肯定躲不过去了,只得退而求其次道:“父皇,真不是儿臣推脱,儿臣年幼,能力不足,威望更不足,不如让孔颖达孔师当主考官,儿臣和礼部尚书令狐德棻一起当副考官如何?

    孔师知识渊博,德高望重,常年当任国子监祭酒,在民间和士林都有极高的威望,更重要的是他乃孔圣人的三十二代孙,天下儒生无不信服,他老人家才是这届科举主考官的最佳人选。

    令狐德棻尚书通晓文艺、史学,在前隋时就以名动天下,更关键的是是礼部尚书,有管理天下学子的职责,由他担任副主考官,更能体现朝廷对科举的重视。”

    李世民闻言,陷入了沉思。

    李恪所言不无道理,孔颖达和令狐德棻无论是在威望和资历方面的确没问题,当任科举的主副考官也算是实至名归。

    李世民多方思量,权衡利弊,还是决定采纳李恪的建议。

    “那行,就按你的意思办,朕稍后便会下旨,尔要和孔颖达、令狐德棻同力合作,把这届科举考试给朕办的漂漂亮亮…”李世民沉声道。

    “偌!”

    ……

    从太极宫出来,看着红墙黛瓦宫禁森严,李恪不由得郁闷的叹了口气。

    “孤就知道来这太极殿准没好事,这不,屁好处没捞到,得了个吃力不讨好的副考官的职务!

    哎!下面不知道又要面对怎样的风雨?来自太子党魏王党的以及各大世家的,想想都头疼!”李恪吐槽道。

    自打前隋创立科举,几十年来断断续续停停办办,本朝更只是在武德年间举行了那么两次,筹划不周,影响不大,俱是草草收场。

    可以说,满朝官员基本没有一点半点的举行如此大规模活动的经验。

    全都靠自己?

    那得累死……

    当然,他也明白李世民的意图,其实也没指望现在真的就能通过科举招揽到什么人才,只是未雨绸缪、图谋未来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