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169 五粮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0169 五粮液 (第3/3页)

,却已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上元节,长安城取消宵禁的限制,以方便百姓赏灯,称为“放夜”。

    在这难得的几夜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以致于长安城里车马塞路,人潮汹涌,热闹非凡。

    唐代风俗较之以往更加开放一些,对于女子的种种桎梏大概是历朝历代最宽松的,尤其是在上元节这一天,“正月十五日夜,灯明如昼,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

    上元节破例大解放,连大家闺秀也可上街,往来于熙熙攘攘人群中,那时的长安城上元夜,无疑是最浪漫的夜晚。

    李恪自然不可能错过这个浪漫的节日,天一暗便带着春夏秋冬四位俏丫鬟走出了汉王府。

    出了汉王府,李恪和春雨夏荷等人便来到花灯最多,也最好看的地方,朱雀大街。

    长安城自玄武门,朱雀大街,到朝阳门,一路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挂在各处的花灯有百十余种,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如龙凤呈祥灯、龙舟竞渡灯、南海观音灯、龙头吉利灯、二龙戏珠灯、百鸟朝凤灯、莲花灯、孔雀灯、鲤鱼灯、小年灯等,并在灯中置于灯谜,如果谁能猜中,这盏灯就可以归谁,而灯谜内容驳杂,成语典故,医药名称无所不有。

    两侧是临街商铺,中间是花灯成行,游人摩肩接踵,喧嚣热闹。

    除了赏灯,沿街尚有各式杂艺、买卖。

    城内汇聚舞队数百支,傀儡戏数十家,加上富贵人家的私人乐队,可谓“家家灯火,处处管弦”、“拦街嬉耍,竟夕不眠”。城内也有好客的大户人家在这一天打开家门,与民同乐。

    舞队人物扮演成和尚、公子、货郎、渔妇等模样,到城市里跳起秧歌,博观众一乐。还有的舞队戴上彩绘假头,扮成山神、童子,游走街巷,人们笑称之为“大头和尚”。

    舞队以外,又有傀儡戏班。这些傀儡在那天也被盛装打扮,头戴花朵、珠翠,风引水袖,远远望去宛如真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