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以德报怨 (第2/3页)
这种情况,前段时间我老臣邀请几位前朝大贤来长安为为国效力,他们就是以‘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回绝的!”杜如晦蹙眉道。
“汉王殿下还有吗?”孔颖达继续追问道。
“孤才疏学浅,暂时只发现这些,不过孤相信应该还有其他圣人之言被误解!”李恪斩钉截铁道。
“汉王殿下谦虚了,如果汉王殿下都才疏学浅的话,我们这些人就是愚不可及了!”孔颖达苦笑道。
“孔大人缪赞了,既然这些经典都没有断句,导致圣人之言被误解,本王觉得孔大人为何不重注五经?一为防止他人误解先贤,二也可为先贤正名,如此一来岂不更好?”李恪怂恿道。
“重,重注四书五经?我何时吗?”孔颖达原本已经暗淡的眼神重新亮了起来。
古人好名,往往把名声看得比生命更加重要,注释四书五经很显然是一次可以流芳百世的机会,不怪这老头不动心。
“对啊,他人可以注释,孔大人作为孔圣人的三十二代孙应当最有资格为先贤的经典作注!”李恪一脸玩味道。
“陛下,你看呢?”孔颖达又向李世民追求意见道。
李世民狠狠的瞪了一眼李恪,才郑重其事道:“好,既然如此,那孔卿就主持修订《五经注义》,同时恪儿从旁协助。其它细节,回去你写个折子呈上来。”
“臣遵旨。”得到李世民允许,孔老头脸笑得像花儿似的。
重注五经这种事情如果没有皇帝陛下首肯,你就是注一千次也没用,因为没有人会认同你所注释的东西。
这事情就像我们现在去检车一样,厂家说汽车的排放标准是国五不行,必须要去国家指定的检车地点去检,人家那标准才算,否则你就是在美国检验合格都没用。
所以孔老头得到李世民同意之后才会笑逐颜开,美的跟捡了金子一般。
不过他同意了,杵在一边看戏的李恪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