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太子党 (第2/3页)
权,得知李渊将起,便毫不犹豫的率兵投靠。
当年李渊欲起兵时,其副留守王威、高君雅预先知道李渊要谋反,很想提前动手为隋炀帝剪除“此害”,但不料被刘政会抢先一步,到太原议事厅诬告王威、高君雅两人谋反,并借机囚斩两人,可以说刘政会是唐朝的首义功臣。
此后刘政会负责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秘报李渊。刘武周灭亡后获救,现任刑部尚书,就这样一位德高望重,战功赫赫的唐朝元老被被李世民认命为太子少保,可见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喜爱与看重。
于志,唐初大臣、学者。鲜卑族。京兆高陵人,出身于关陇贵族阶级,曾祖父、父亲先后在北周和隋朝居显位。他投奔李唐政权后,历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位居宰相。
于志宁少年好学,尤长于文学。隋炀帝大业末年,他任冠氏县令。当时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各地反隋势力骤起,他弃官归里。
大业十三年秋,当他得知李渊父子起兵反隋,西渡黄河攻入渭北。于志宁立马前往投奔。
因他出身于贵族,其家在关中颇有名望,李渊对他很重视,授他银青光禄大夫。
李世民时为渭北道行军元帅,用他为记室,参赞军机。从此,他受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随李世民攻长安,灭薛秦,平洛阳,东征西战,多有战功。
武德四年十月,李世民以灭王世充之功被授天策上将殊荣,于志宁为天策府从事中郎。李世民为延揽人才,重用知识分子,开设文学馆,于志宁为秦府十八学士之一。
李世民即皇帝位后,于志宁被提拔为中书侍郎。由于他知识丰富,又很忠诚,常向太宗李世民切谏,言论颇具政治远见,受到李世民的器重,又加授他散骑常侍,命任皇太子左庶子。
后来大概是李承乾因为腿伤而性情大变,行为骄纵,大兴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