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仙踪渺渺,暗涌迭起 (第3/3页)
中听,却未必不是忠告。老臣观史书记载,历代试图抗衡天命者,无论初衷如何,最终……下场多是凄惨。娘娘是否……是否考虑过急流勇退?或许……或许能保全自身,亦能让这天下,少些刀兵之灾?”
这番话,说得极其艰难,却透露出比干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和动摇。他看到了苏妲己的努力和成果,但也看到了那背后越来越大的风险和代价。作为商朝的王叔,他害怕这个王朝最终会因为这场逆天之举而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
苏妲己静静地看着比干,没有立即回答。她能理解这位老人的担忧和绝望。良久,她才轻声说道:“王叔,您可知,妲己为何要逆天而行?”
她不等比干回答,继续说道:“并非为了权势,也非为了虚名。只因妲己见过顺天而行的结局——那是国破家亡,是忠良惨死,是万民沦为刍狗!那天命,若只是要我一人性命,妲己或许会认。但它要吞噬的,是整个王朝的魂魄,是无数无辜者的生机!王叔,您让妲己如何退?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是比凄惨更甚的彻底湮灭!”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绝和深沉的悲悯:“所以,妲己不能退。即便前路是刀山火海,是魂飞魄散,也要走下去。至少,我们挣扎过,战斗过,为这世间,争取过另一种可能。”
比干看着苏妲己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光芒,最终,所有劝诫的话语都化作了无声的叹息。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这个女子的决心。他颤巍巍地站起身,深深一揖:“老臣……明白了。愿助娘娘,尽绵薄之力。”
送走比干,苏妲己独自站在窗前,望着阴沉的天空。比干的动摇,反映了朝中一部分人的心态。内部的裂痕,并不会因为一次政变的胜利而完全弥合。外部的压力越大,这种裂痕就可能越深。
她再次取出那枚玉简,感受着其中玄奥的气息。龙吉公主,你留下此物,究竟意欲何为?是暗示一线生机,还是想看我在追寻这丝机缘的过程中,更快地走向毁灭?
无论如何,她没有选择。只能在这条逆天之路上,继续走下去,抓住一切可能的力量,哪怕那力量来自曾经的“敌人”。
朝歌城在短暂的喧嚣后,似乎恢复了往日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