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239章最大一笔捐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0239章最大一笔捐款 (第2/3页)

乎,可组委会炸锅了。

    九零年,一千万美元是啥概念?

    四千七百多万块啊!

    这次亚运会总投入二十多亿,这笔捐款就占了百分之二!

    重要的是,这笔钱还是海外捐款。

    一查来源地,竟然是苏俄的哈巴罗夫斯克。

    这让领导们很吃惊。

    难道是在苏俄的华人捐的?

    通过外交渠道一询问,花旗银行说,是他们的一个中国客户的捐款。

    查询客户的名字,他们才知道,是一家在东北黑省的企业捐的款,北绒厂。

    让他们不明白的是,既然是企业捐款,为啥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要求广告冠名这些?而是一声不吭的就捐了,还捐的那么理所当然。

    组委会研究决定,为了鼓舞全国人民的士气,鼓励这种捐款不求回报的爱国精神,找来了新闻媒体,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卢昌华登上了长城,还拍照留念。

    该去的都去了,他也要回去了。

    他让宾馆定下机票,明天就走。

    宾馆前台议论纷纷。

    “你说这是谁呢?这么有钱?一下就捐了一千万美金,那可是美金啊!”

    “就是,肯定是老华侨,离开家乡几十年,现在有钱了,捐点钱给亚运会助助威。”

    “没准啊,还是咱京城人呢!”

    “肯定啊!你想啊,不是京城人,谁能捐这么多?”

    “就是,前段时间,咱京城首富不就捐了一笔钱么!”

    “呵呵,他跟人家比可就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了。他是一百万,最后变成捐车了,人家捐的是真金白银啊!”

    “可不嘛!”

    他们的议论引起了卢昌华的注意。

    一千万美元?捐款?

    自己倒是让银行打款来着,不会是在说我吧?

    他自嘲的一笑,就回房整理行李了,明天的飞机有点早,他得早起。

    卢昌华在宾馆的房间里收拾行李,准备回去跟媳妇家人团聚。

    组委会却通过有关部门的配合,找到了北绒厂的电话。

    他们很郑重的打了过去。

    “你好,我们这里是京城亚运会组委会办公室,请问,你们是北绒厂吗?”

    “您好,我们是北绒厂,请问有什么事?”

    “是这样的,我们收到了一笔捐款,我们想跟你们核实一下。”

    接电话的正是王瑶。

    丈夫去京城捐款,她在家里闲的无聊,就带着保镖去了办公室,处理一下日常事务。

    卢昌华给她打来了电话,他让海外账户打了一笔钱给组委会,这两天就回来了。

    今天她又接到电话,说明天一早的飞机,让她不要担心。

    知道丈夫要回来了,王瑶心情愉快。

    就这这时,她接到了组委会的电话。

    “你们是组委会的?要核实什么?”

    “我一笔钱是从海外账户打来的,户头是北绒厂,请问这笔钱是你们汇的吗?”

    “是啊,是我们董事长汇的。”

    王瑶很平静的回答。

    “请问,你是北绒厂的哪位?”

    “我是总经理王瑶。”

    “你好,你好。我想问下,你们董事长在哪儿?”

    “在京城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