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八十五章 经商小能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八十五章 经商小能手 (第2/3页)

样!

    首先,大学与所在地的关系。

    哈佛大学作为马赛诸塞剑桥市最大的地主,当地政府除非脑子有泡,才会和它闹别扭。加上曾经也没有什么“开门”事件,可以说,哈佛大学与剑桥市之间一直没有什么摩擦。

    其次,剑桥市这个地方也与纽黑文不同。这是一座经典的大学城,就好像卡特曾经到过的俄亥俄大学所在地雅典市一样。

    几乎所有的外来人口,都是哈佛大学的学生,或者是与哈佛大学有学术或合作往来的人员。城市商业,公共服务,也大量围绕着哈佛展开。不仅如此,哈佛大学的经商天赋十分得高...

    不仅宿舍区,和耶鲁的yard一样,有属于本宿舍的食堂;不仅在各校区外,都有商业街...他们甚至把各类餐厅,小商店,给开进了各学院的学生事务中心,甚至在一些专业楼里,也有少量的商铺...

    总之,在哈佛,几乎完全不会存在耶鲁那种时间太晚后,会在学校里找不到食物的尴尬。大量商铺的出租,给哈佛带来的进项可不少。

    而另一方面,作为本地的大地主,哈佛也丝毫没有浪费自己地多钱多这一优势。哈佛不仅拥有比耶鲁、比麻省理工更多的现代化公寓楼,而且本科生住宿舍也不是强制性的。

    你要愿意花钱,完全可以租学校的房子。学生不租也没事,它还能对外租...

    甚至还有用哈佛的公寓楼,改建成酒店的存在...

    经济总是一个循环体,哈佛无疑是校园经济里一个很好,很有代表性的运营者。

    就拿着数量繁多的商铺来说,正常来讲,店铺数量过多,而学生消费能力不足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店铺来开店。而哈佛大学,似乎对此早有准备...

    每个月,哈佛大学都会往学生的用餐账户里打一笔钱。限定消费地点,只能在宿舍区的食堂使用,多了不退,少了自己补...

    付出一部分钱,去刺激学生们的消费,再用这些消费撬动的效应去吸引商户入驻,商户入住的租金扩大了学校财政,然后循环往复...

    这个逻辑和未来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放的消费券情况是一模一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