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发展的源动力 (第2/3页)
千四百万是付息存款,那都很不错了...
基本可以维持住一个储贷平衡的状态...
只是,想到这里,卡特又郁闷了:
这特么都多少年了,这个银行...
“现在联储那边有什么新公告吗?关于通货膨胀率问题...你还别说,我也感觉到最近的物价涨幅变低了,尤其是今年。”
“的确降低了不少,以联储公布的信息看,目前的通膨率大概降低到了7%左右。加息的态势还在继续,他们的目标应该是要将通膨打到3.4%以下。如果以目前的情况,无风无浪的进行下去,应该明年就能做到了吧!”
明年...1983年...
7%的通膨率...
细细在嘴里念叨着这两个关键词,卡特缓缓踱步向前走着。
卡特好像明白了古德曼之前说居民存款规模上涨是件好事的原因了:
正常情况下,居民存款上涨并不是一个良好的信号。那通常意味着,消费者对市场缺乏信心,担心自己以后的收入得不到保障,所以加大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可...
这特么是正常的情况,而美国之前...很多年的情况都不正常!
从1973年的6.2%开始,到74年的11.1%,75年的9.1%,76年5.7%...一直到1981年10.3%...
】
近十年的高通膨下来,傻子才敢把钱往银行存!
卡特简单算了一笔账,假设以十块钱为例。1973年10美元就能买到的东西,到了74年就需要花费10.62美元;75年需要11.79美元;76年需要12.87美元;77年需要13.6美元;78年需要14.49...到今年时,则需要惊人的21.725美元才能买到1973年时,10美元的东西!
不到十年时间,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下跌超过了足足一倍之多。如此夸张,且持续长达近十年的高通货膨胀时代,或许前两年,还有人反应比较慢,会觉得危机只是暂时的。为了应对危机,提高自己及家庭的抗风险能力,选择将钱存进银行的话,那么九年下来...
或许只有破罐子破摔,这个形容最为准确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