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正规渠道不让做,不正规渠道必然大兴 (第2/3页)
但营收反而能达到1000亿元,非但没有减少收入,反而还增加了100多亿的营收。
全球范围内有超过2亿的肢体残疾人士,而且每年都在不同程度的出现新的残疾人、截肢者。
如此巨大的市场,但元界智控此前每年出口的量不足40万条仿生义肢。
这是在有意控制出口量,制造该商品的稀缺性。
至今都没有任何一个厂商能与元界智控的仿生义肢竞争,导致这条赛道上,元界智控的产品处于独一档,供货量严重不足,价格因而居高不下。
欧镁市场的二手价格最高被炒到了15万美元一条,有钱人中的残疾者都不够分的。
即便增加到100万条的年出口量,产品依然是稀缺的。
听到陆安的决定,孟秋颜点了点头说:“我一会儿去通知何亮,让元界制造加大国际版仿生义肢产能。”
仿生义肢的单价降到10万元,中间产生了6到8倍的巨大价差,必然会有大把的人走线倒腾。
利润实在太大,对于走线倒卖商来说风险也会间接降低。
比如从元界智控这里采购了1万条货,中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被“佛伯乐”查封了一部分、或失窃了一部分、转运过程中被黑吃黑了一部分。
最终1万条货,因为一系列原因损失了六成左右,最后只有4000条货成功完成了交易,也照样有的赚。
从元界智控进货1万条花了10个亿,剩下4000条货按照10万美元的单价,总价值就是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27.5亿元。
等于利润率有17.5个亿,当然这些利润会在走线转运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分走一部分,比如打点史密斯专员,肯定是要算进成本里的。
最后挣个5亿元的净利润是完全没问题的,而且这还是按照损失了6000条货之后的利润。
损失了六成的货还能赚这么多,如果转运过程中损失的越少,利润就越爆炸。
理论上,1万条货如果在走线转运过程中零损耗,利润规模能有58个亿,够整条走线产业链上下环节吃到爽。
此刻,孟秋颜不由得吐槽:“真不明白那些殴镁财团是怎么想的,他们难道真觉得限制我们的客户,就能遏制我们的发展了吗?”
陆安笑道:“没招了呗。”
欧镁的那些资本财团当然知道这个法子有很大的漏洞,但更大的问题是不能干瞪眼地看着任由元界智控这么发展下去什么都不做。
无法从技术上对元界智控展开有效的封锁,那就只能这么玩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