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7章 《最后一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7章 《最后一课》 (第2/3页)

被阿尔丰斯·都德唤醒,无数悲愤的法国人看着东部已经不属于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

    热爱自由且骄傲的法国人,不得不再一次面对割让国土的痛苦。

    阿尔萨斯的法兰西同胞们,仿佛正在被普鲁士人逼迫着学习德语,而他们的祖国却无能为力为他们提供帮助。

    法国的反德呼声再一次席卷全国,对德复仇的呼声再一次响彻起来。

    虽然法国人已经没有实力去打败如日中天的德国人。

    但是就如同我国无数的热血青年一样,虽然希望渺茫,但是他们受不了这种屈辱。

    哀兵必胜。

    为了祖国献出生命的呼声,响彻巴黎!

    法国的男人还没有死完,骨气依旧存在。

    法国总统麦克马洪并没有制止这种行为,法兰西共和国成立的目的,极大程度上的意义就是要和德国人做斗争,取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但是他依旧保持着冷静,法国现如今开始对德复仇,无异于自寻死路。

    欧洲各国绝对不会允许一个没有制约的德国,如果德国人进一步削弱法国人,可以预见的是,欧洲大陆势必会有一场反德同盟。

    这就代表着法国有了一张免死金牌。

    同样的,列强们同样不会允许法国人逆风翻盘,现如今的欧洲局势,对于欧洲列强来说是最好的。

    起码英国人和俄国人,  是乐于看到如今欧洲大陆趋于平衡的状态的。

    正如1875年的德法战争危机一样,  俄国人同情法国的遭遇,但是同样维护着《法兰克福和约》之后的状态。

    即法国战败的状态。

    但是现如今的状态,又和1875年不同。

    俄国人和英国人在奥斯曼争了一个面红耳炽。

    起码在德国首相俾斯麦的眼里,英俄两国势必不可能如同1875年一样,毫无间隙的联合起来反对德国。

    所以受到俾斯麦操控的德国媒体,在受到指令之后,进行了一场反对法国的狂热运动。

    德国在战争上面不惧怕法国人,但是预感不会发生战争的俾斯麦,还是尽力的压制着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