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7章 三方会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7章 三方会谈 (第2/3页)

景,现在依旧震惊着各国陆军。

    甚至不少军事专家都公开发言,马克沁机枪几乎可以无视双方人数上的优势,军队依靠勇气发起的冲锋也只会变成自杀。

    对此阿方索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人们普遍意识到了这种武器的用处之后,势必会加大研究力度,而这会让世界战争提前变的格外残酷。

    圣彼得堡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得到消息之后,更是愤怒的摔掉了宫中无数的花瓶。

    军队的命他根本不在乎,这位有着解放者称呼的帝王,是在尼古拉一世因为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郁郁而终,在众望所归之下继位的,

    无论是完成父亲的遗憾,还是洗刷俄罗斯帝国的耻辱,这位雄心壮志的帝皇都不允许这个天赐良机溜走。

    “通知伊格那季耶夫伯爵,让他准备开始和英西两国的谈判,放松他们的警惕,如果可能的话,从西班牙人手中搞一批武器回来。”

    尼古拉·帕夫洛维奇·伊格那季耶夫伯爵,这是泛斯拉夫主义的坚定拥护者,是戈尔恰科夫之下的二号人物,现在就职为驻伊斯坦布尔大使,深受沙皇的重要。

    “另外,可以承诺英国人,不建立由俄罗斯人控制的斯拉夫国家,领土不会扩充到地中海。”

    历史上也是这么承诺的,但是俄国人的信誉一直不怎么好,到最后是英国人开着战舰逼着俄罗斯退出奥斯曼。

    “是。”

    下属应和退出,圣彼得堡的会议室只剩下亚历山大二世一人,这位只有58岁的俄国沙皇,却有着超出常人的沧桑。

    之间他用手抚摸着地图上君士坦丁堡上的位置,亲亲喃呢:

    “君士坦丁堡,成败在此一举了......”

    而在英西两国联合谴责之后,受到国内催促的戈尔恰科夫,也正式的开始了三方会谈。

    德国首相俾斯麦作为调停人,奥匈帝国的安德拉希伯爵作为戈尔恰科夫的对手,三方在一次坐在了谈判桌上。

    这是三皇同盟内部直接的利益冲突,为了保持这个同盟,俾斯麦甚至亲自出马,来维护双方的平衡。

    奥匈帝国不会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