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柳井正 (第2/3页)
“小郡商社…”白川弘嘴边轻声念叨,拿出了藤原邦彦的调查报告,接着说道:“据我所知贵公司之前是高档的男装店,顾客大都是银行及证券界的菁英人士,而且也经营了那么久,想来生意应该也挺稳定的,为什么要突发奇想改成平价的卖场。”
“高档男装的消费族群终究是少数,几乎没有增长的空间了。”一谈到工作上的问题,柳井正立刻变得神采飞扬,胸有成竹的继续说道:“但平价市场则不一样,不仅有着大量的刚需,而且霓虹本土的平价卖场大都没有品牌意识,这正是我选择切入的商机。”
“贵公司打算学习盖璞的商业模式?”
此刻的优衣库的商业模式与盖璞相比较,说是学习都有些客气,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拷贝。
霓虹的民族性虽然不善于发明创造,但对舶来物的本地化做的极好,譬如印度的咖喱和日式咖喱,虽然还叫同一个名称,但从做法到味道都有着很大的差别,日后的优衣库也是一样,到九十年代后摈弃了欧米粗枝大叶的设计,大量启用本土的设计师给服装带入了符合东亚美感的简约、诧寂、内敛……方才走出了自己的路。
“我记得贵公司似乎没有自产自销的能力。”白川弘一针见血的指出商业模式中的缺陷。
在白川弘的连番质询下,柳井正似乎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本以为这位与藤原邦彦一样好应付,但对上这位锐利的打量目光,显然与他猜想的并不一致,此前脑海中打好的腹稿全部作废,他擦了一下脑门上门的汗珠,只能硬着头皮实话实说。
“对,公司的工厂规模还是太小,只能生产男装,其他的商品都要采购,如果你们愿意投资的话,这笔钱会放在增加产线规模上。”
“那增加产线之后呢?”白川弘接着问道:“我记得优衣库只有六家门店,能够消化掉生产出来的商品吗?”
“满足自家所需之后,空闲的产线可以接一些代工的订单,这个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