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0 章 高温天气到来 (第3/3页)
,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影响正常的生产建设秩序。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可能对调整户外作业时间有抵触情绪。”
李毅飞听到这些反映后,只是淡淡地对陈默说:“作为决策者,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我们不能拿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去冒险。”
几天后,李毅飞带着水利、农业部门的负责人,再次来到了湾仔县。
李毅飞没有通知县里安排参观那些“亮点”,而是直接驱车到了西部几个乡镇的田间地头和水库渠系。
在一条主干渠旁,看到因渗漏而变得泥泞不堪的渠坡和仅剩细流的水渠,李毅飞的脸色沉了下来。
他蹲下身,抓起一把干裂的泥土,对陪同的湾仔县委书记张平和闻讯赶来的县长说道:“你们看看,这样的水利设施,怎么应对可能的大旱?
粮食减产了,农民减收了,我们怎么向老百姓交代?”
张平脸上有些挂不住,辩解道:“书记,我们县财政困难,历史欠账太多,这些渠系维修需要大量资金……”
“资金困难不是不作为的理由!”李毅飞打断他,语气严厉,“市里已经决定给予支持,但关键是你们要拿出决心和行动!
立刻组织人力物力,对这条渠进行应急维修加固,确保下游几千亩稻田的灌溉用水。
如果因为准备工作不到位导致旱情加剧,市委是要严肃问责的!”
在场的县乡干部们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李毅飞又查看了几处提灌站和山坪塘,指出了不少问题,要求限时整改。
进入六月,气温果然如同气象预测的那样,一路攀升,接连多个日最高气温突破35℃,工真市仿佛提前进入了“烧烤模式”。
由于提前部署,水利部门通过科学调度水源,农业部门指导节水灌溉,湾仔县等地的农田勉强维持着生机,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枯萎。
城市供水虽然紧张,但通过高峰调压和应急送水,基本保障了居民需求。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酷热的中午时分,街上的环卫工人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清晨和傍晚时段的集中清扫。
一些主要路口和建筑工地旁,出现了由城管和工会设置的“爱心饮水点”,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凉茶和饮用水。
媒体上也持续宣传着防暑降温知识和高温权益保障。
一天下午,李毅飞在雷忠军的驾驶下,悄悄来到市区的一个建筑工地附近。
他看到工地大门上贴着调整作息时间的通知,午间确实停止了露天作业。
在附近的“爱心饮水点”,几个下工的建筑工人正拿着大碗接凉茶喝,一边擦汗一边议论:
“今年这天气真邪乎,这才六月就跟下火似的。”
“是啊,多亏上面下了通知,中午能多歇俩小时,要不真顶不住。”
“听说这是新来的李书记特意要求的……”
“这书记年纪不大,倒是挺替咱们着想……”
听着工人的议论,坐在车里的李毅飞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李毅飞吩咐陈默:“告诉气象局和应急管理局,密切监控,及时响应。
另外,让督查室注意收集各区县、各部门在应对高温天气中是否存在形式主义、落实不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