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7 章 调研木曲县 (第3/3页)
象,也并未完全杜绝。”他这话,等于间接证实了李毅飞看到的问题,也点出了县里在这方面的迟缓和不力。
窦凤美猛地瞪了辰星耀一眼,眼神锐利。
李毅飞仿佛没有看到两人之间的暗流涌动,他站在河边,看着那浑浊的河水,沉默了片刻。
然后,李毅飞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向窦凤美和辰星耀,以及身后一众紧张的县里干部。
“窦书记,辰县长,”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开发区的核心区,很漂亮,企业也很气派,这说明木曲县在招商引资、打造硬环境方面,是下了功夫的,成绩值得肯定。”
李毅飞先扬后抑,话锋随即一转,语气加重:“但是,这条河,这些藏在小路深处的、生存艰难的小微企业,还有刚才那个车间里工人脸上的油污和简陋的防护,这些难道就不是木曲县的一部分吗?
经济发展的成果,如果不能惠及更广泛的市场主体,如果不能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同步推进,甚至以牺牲环境和劳动者健康为代价,那么,这样的发展,是不全面、也是不可持续的!”
李毅飞指着那条河:“河水污染成这样,治理方案却停留在纸上?
企业偷排,监管在哪里?”李毅飞又看向那些低矮的厂房:“小微企业是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生力军,他们面临的困难,融资、订单、成本,我们县委县政府了解多少?
又实实在在帮助解决了多少?难道我们的服务和监管,只盯着那些大企业、门面企业吗?”
一连串的发问,如同重锤,敲打在木曲县一众干部的心上。
窦凤美脸上的从容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尴尬和一丝慌乱。
她原本以为这位年轻书记只是走马观花,没想到观察如此细致,问题如此犀利,直接撕开了开发区光鲜外表下的脓疮。
辰星耀则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毅飞,似乎看到了某种希望。
李毅飞没有大发雷霆,但他的平静之下蕴含的威严,却比斥责更让人压力倍增。
李毅飞最后说道:“木曲县是工真市的经济重县,地位重要,责任重大。
我希望县里的同志,尤其是主要领导,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不仅要看经济增长的数字,更要看发展的质量和成色,看老百姓和市场主体真实的获得感。
这次调研看到的问题,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报市委市政府。”
“是,李书记,我们一定深刻反思,立即整改!”窦凤美和辰星耀几乎是同时表态,但两人的心情显然截然不同。
接下来的调研行程,气氛明显变得凝重了许多。
窦凤美收敛了之前的张扬,汇报工作更加务实,甚至主动提及了一些之前试图回避的困难和问题。
辰星耀则在汇报经济发展思路时,更加放得开,提出了不少关于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设想,得到了李毅飞的频频点头和偶尔的深入追问。
调研结束,返回工真市的路上,李毅飞闭目养神。陈默在一旁安静地整理着调研记录。
这次木曲县之行,李毅飞初步达到了目的。
他不仅看到了真实的问题,给了窦凤美这个“地头蛇”一个下马威,挫了她的锋芒,更重要的是,他隐约看到了辰星耀这个年轻县长身上可用的潜力,以及木曲县内部可能存在的矛盾。
这为他下一步在人事布局和推动具体工作方面,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切入点。
一个成熟的政客,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利用问题,平衡力量,推动局面向着有利于自己施政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