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367 章 调研木曲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 367 章 调研木曲县 (第1/3页)

    市委大院关于营商环境整治的会议纪要迅速下发,一场雷厉风行的专项整治行动在工真市拉开帷幕。

    市场监督管理局、城管局等部门闻风而动,一时间,以往有些散漫的执法队伍绷紧了弦,几个被暗访点名的夜市和商业区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照”。

    表面上的变化是立竿见影的,投诉电话畅通了,一些欺客宰客的摊点被取缔,媒体上也开始了相关的宣传报道。

    但这仅仅是开始,是迫于压力的短期效应。

    真正的问题根源,干部队伍的作风,以及可能盘踞更深的地方利益链条,绝非一次会议、一场运动式执法就能根除。

    李毅飞需要将视线投向更广阔的区域,了解工真市下辖各县区的真实面貌,这也是他作为市委书记的职责所在。

    李毅飞的第一次外出调研,选择了以重工业为主的木曲县。

    选择这里,有其深意:木曲县是工真市的工业重镇,经济总量占比较大,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全市的经济大盘;

    同时,重工业集中的区域,往往也是环保压力、安全生产风险、以及传统产业转型矛盾最为突出的地方,更容易窥见深层次问题。

    出行前,秘书陈默已经将木曲县的基本情况、党政主要领导简历、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主要经济指标整理成册,放在了李毅飞案头。

    县委书记窦凤美,女,45岁,在木曲县工作超过十五年,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当过镇长、县发改委主任、副县长、县长,三年前接任县委书记,是工真市少有的女性区县一把手,作风以泼辣、强势著称。

    县长辰星耀,男,38岁,省发改委下派的年轻干部,到任刚满一年,经济学博士,理论水平高,被视为有潜力的“学院派”。

    一个本土成长、根基深厚的“地头蛇”,一个空降不久、亟需打开局面的“少壮派”,这样的班子搭配,本身就耐人寻味。

    调研车队轻车简从,只有两辆车。李毅飞坐在第一辆由雷忠军驾驶的轿车里,陈默坐在副驾。

    后面一辆车坐着市委政研室和督查室的几位工作人员。

    车入木曲县界,县委书记窦凤美、县长辰星耀率领县里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已在边界处等候。

    简单的寒暄过后,车队并未直接返回县城,而是按照李毅飞事先的要求,直奔此行调研的第一站——木曲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大门气派非凡,“打造全省一流工业园区”的标语格外醒目。

    进入园区,道路宽阔整洁,绿化带修剪整齐,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厂房外观崭新。

    窦凤美坐在李毅飞车上的引导位,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开发区的规划、入驻企业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言语间充满了自信,数据信手拈来。

    “李书记,我们开发区目前入驻规模以上企业五十八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十五家,去年工业总产值占到了全县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窦凤美声音洪亮,侧身向李毅飞介绍,姿态恭敬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她对这个年轻的新任市委书记,内心是存有几分疑虑的,太年轻了,恐怕经验不足,容易被表面文章糊弄。

    李毅飞面带微笑,频频点头,偶尔插话问一两个关键数据,比如:“这些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平均能达到多少?”

    “开发区企业的平均亩产税收是多少?”问题都问在点子上,让窦凤美不敢怠慢,回答也更加谨慎。

    县长辰星耀跟在后面一辆车上,透过车窗观察着外面的情况,眉头微蹙,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保持了沉默。

    车队按照县里安排的路线,参观了两家龙头企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