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1 章 感觉回到学生时代 (第2/3页)
述背后,指向的是具体的产业变革、区域协调、民生改善和治理效能提升。
李毅飞敏锐地捕捉着这些信号,大脑飞速运转,试图将这些“国之大者”与水又市的“市之要务”紧密结合。
李毅飞注意到,当报告提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观念和壁垒”时,前排就座的曹大伟书记不易察觉地微微颔首,而一旁的王海峰省长则轻轻用笔在相应段落划下了一道线。
这个小细节让李毅飞心中更加有底,他知道,自己带来的议题,恰好嵌入了国家层面正在推动的改革进程之中。
会议进入中场休息时间。
会场内严肃的气氛稍稍缓和,代表们开始低声交流或起身活动。
李毅飞正准备利用这个机会再梳理一下笔记,一位穿着深色西装、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士微笑着向他走来。
“是水又市的李毅飞市长吧?”对方主动伸出手,声音温和而富有磁性。
李毅飞立刻起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我是李毅飞。您好!”他迅速辨认出,这是邻省一位以思想开放、锐意改革著称的市委书记赵为国。
“刚才在门口,关于破除35岁就业限制的发言,很有见地,也很有勇气啊。”赵为国赞赏地说,“我们市也面临着类似的结构性人才矛盾,企业总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可一大批经验丰富的成熟劳动者却闲置在家,你这个切入点抓得很准。”
“赵书记过奖了。”李毅飞保持谦逊,“我们也是在基层工作中遇到了实际问题,摸索着做一些尝试。
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是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双重考题。”
“说得对!”赵为国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不仅是公平问题,更是发展效率问题。
把三十五到五十五岁这批年富力强、经验成熟的骨干力量排斥在主流就业市场之外,是巨大的人才浪费。
会后有机会,我们两个市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