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1章 为什么不去领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91章 为什么不去领先? (第2/3页)

  但随着各国的发展,石油开采和加工技术提高,油价大幅度下滑,内燃机技术飞速发展,优势也逐渐显现。

    相比之下,电动汽车的发展却进入了瓶颈期,在制造技术和使用便利性方面均没有明显进步,纪录不断被刷新,风光不再,到1940年几乎完全退出汽车市场。

    不过陈昂知道,随着21世纪后,全球环保意识日渐增强的大环境下,加上电力方面应用越来越便捷,电动车又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国外90年代,各个主要的汽车生产厂家已经开始发展电动车领域。

    动力类电池有了很大的突破,相继出现了钙硫电池、镍氢电池、混合动力、锂离子电池等。

    我国是从1983年开始有的,当时是上海‘自行车二厂’试制成功永久牌DX-130电动自行车。

    1999年上海的千鹤、苏州的小羚羊、南京的大陆鸽在电动自行车的研发上陆续获得突破。

    他们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均采用36V/10Ah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和后轮驱动的轮毂电机,在各项性能指标上结束了多年徘徊的局面,首次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从此,电动自行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99年5月28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同年10月1日执行。

    此标准是在原轻工行业标准QB‘电动自行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基础上修改而成。

    01年由全国自行车信息中心举办电动自行车信息交流会并举办了电动自行车拉练(行驶里程)比赛。此比赛有力地推动了电动自行车技术的发展。

    再到后面,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我们看到了横行街道的电动摩托车,横冲直撞的电动三轮车。

    不过,在电动汽车这一条路上,一直都没有人走通,也一直都处于无法成功的阶段。

    因为汽车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