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压低成本 (第2/3页)
跟他讲。
李满江挑了下眉梢,自己也点了一根烟,深吸一口道。
“有事儿,是大事儿!陈老弟,咱这车怕是要造不出来了。”
“哦?为什么这么说?” 陈昂眉头一皱。
“是这样的,今天开会,本来都挺好,可是我副手姜武……”
跟着,李满江把开会的所有内容,说了七七八八。
等听明白了大概,陈昂一拍大腿,暗叫自己糊涂蛋子。
他把事情想简单了!
确实,现在才1983年,改革开放没多久,国民生产总值有限,普通工人收入都低的可怜,更别说是最底层的农民了。
在这个年代下,销售农用三轮车,而且是他现在开着这种比较高档的车子,根本就不切实际!
据陈昂了解,八十年代中前期,国内经济大体很差。
但到了后期,整体局势才慢慢变得越来越好。
这才有了九十年代,随着农民不断翻倍增收,老百姓买得起农用三轮车,促使这种车子很快火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
而且这种车,最早上市的时候,都是那种车型很小,没有蓄电池,没有电打火,需要手摇启动。
除外还是露天设计,就连方向盘都不存在,是手把的。
跟他现在开的这个相比,完全就是两个等级。
这才是农用三轮车最早,也是最原始的状态。
想到了这一点,陈昂对着李满江说。
“李总,是我糊涂了,没有考虑到这方面。人家姜总说的确实在理儿,这要是批量造出来,肯定会砸在手里的。”
“那咱们就不造了?”李满江有些不甘心的问道。
“这要看你,毕竟我只是闲人一个,你才是机械厂的大领导。”
“如果你想造,那肯定需要节约成本。我的建议是,前期你们可以把车造的简单一点。蓄电池咱不用,电打火也不用,改成最简陋的手摇式启动。”
“哪怕连方向盘的成本也省下来,用最原始的手把。”
“反正是能省则省,把成本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