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社畜觉醒,初获横财 第8章:基金初立与家族暗流 (第2/3页)
担心。”李逸喆安慰道,“专业的事务,比如法律文件、财务审计、资金托管,我们可以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比如安平信托或其他有资质的基金会托管部分资金和流程。您主要负责项目发现、初步筛选和后续跟进,您多年的志愿者经验就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可以慢慢来,先从小的、熟悉的项目开始,比如‘星星缘’就可以作为第一个深度扶持对象。”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一起摸索,怎么样才能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能听到小姑略显急促的呼吸声。李逸喆耐心地等待着,他知道这个决定对小姑而言意味着什么——这几乎是要将她半辈子的业余爱好和热情,转变为一桩正式甚至带有几分事业色彩的工作。
“好!”良久,李文娟的声音再次传来,这一次,语气中带着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决心和前所未有的光亮,“小喆,小姑信你!也谢谢你看得起小姑!这事,我干了!我一定尽全力,帮你、也帮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机构,把这个事情做好!”
她能感觉到,这不仅仅是在帮侄子忙,更是在做一件她内心深处真正渴望、且有可能产生深远影响的大事。
“太好了,小姑!谢谢您!”李逸喆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您这两天可以先初步构思一下,比如咱们这个基金暂时叫什么名字,重点关注哪些方向(比如儿童关怀、环保、社区服务等),初步的运作流程怎么设计。我这几天会联系安平信托和律师事务所,咨询一下设立和运作这种小型公益基金或专项计划的法律、财务流程。我们随时沟通。”
“好好好!我这就开始想!我认识几个老志愿者,经验特别丰富,我也可以悄悄问问他们的想法……”小姑立刻进入了状态,语气充满了干劲。
挂断电话,李逸喆心情愉悦。搞定小姑,意味着他找到了一个至关重要且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公益基金的设想,也为他提升“社会影响力”提供了一条看似可持续的路径。
他走到书房,打开电脑,正准备查阅一些关于公益基金会设立的资料,手机却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看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喂,您好。”李逸喆接起电话,语气平和。
“喂?是……是逸喆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局促又努力显得亲切的中年男声,“我是你大伯啊,李建国。”
李逸喆的目光瞬间冷了下来。大伯李建国?他怎么会直接打电话来?还用的是这种语气?
“大伯您好,找我有什么事吗?”李逸喆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保持着基本的礼貌。
“哎呀,瞧你这孩子说的,没事大伯就不能关心关心你啦?”李建国在电话那头干笑了两声,“听说你最近……发展得特别好啊?又是换好车,又是买豪宅的?真是出息了!给我们老李家争光了!”
果然是为了这个。李逸喆几乎能想象到大伯此刻脸上那副既羡慕嫉妒又不得不强行套近乎的复杂表情。
“大伯您消息真灵通。”李逸喆淡淡回应,“谈不上出息,就是运气好,跟着项目团队拿了点奖金而已。”
“哎哟,谦虚!太谦虚了!”李建国的笑声更干了,“那可不是一点奖金啊!你爸昨天回去,跟我们粗略一提,好家伙,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