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既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要继往开来继续向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既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要继往开来继续向前 (第1/3页)

    万历二十二年正月,春风不渡,寒风依旧。

    大明皇帝朱翊钧在通和宫御书房,见到了王家屏、万文卿的奏疏,王家屏以黑金为核心商品,搭建西洋商盟的规划,完整的呈送到了御前。

    大体而言就是三步走。

    第一步是加大对西洋的贸易,收集水文地理,完成对整个西洋的绘测。

    大明的堪舆图,对太平洋的轮廓已经非常清晰了,但对西洋的绘测,还是非常的模糊。

    这得益于第一任松江巡抚汪道昆、应天巡抚宋阳山对海图的悬赏,海图、针图、牵星过洋图的悬赏从万历五年至今已经进行了十七年。

    每一张海图都会得到一百银到一万银不等的恩赏,每一座岛礁的标记,都会得到一万银到十万银不等的恩赏,如果这座岛礁有淡水,那还会增加三万银的恩赏。

    再加上大明设立的正衙钟鼓楼授时、天文台观测星象等等,大明对太平洋的绘测已经非常精密了。

    可是大明对西洋的绘测,还是以当年郑和绘制的海图、针图、牵星过洋图为主,已经严重落后时代了,而且不够精密,不能作为海图导航使用。

    因为没有白银,大明商贾也很少前往西洋开拓。

    对海图进行悬赏,在各个总督府、番夷邦国建立正衙钟鼓楼、天文台,确定经纬度等等,完善大明对西洋的水文地理的了解。

    唯有如此,才能确定稳定、安全、有价值的航路。

    第二步复设忽鲁谟斯官厂、麻实吉官厂、古里官厂、戎地面千户所、阿丹海卫、东安,西安,中安三卫等等永乐旧制,并且派出南洋水师驻跸,保护大明商船的安全、自由航行、自由贸易。

    忽鲁谟斯在波斯湾,是控制波斯湾进出的重要海峡,郑和七次下西洋,第四、第五、第七次,都抵达了忽鲁谟斯,并且在忽鲁谟斯设立了官厂,从忽鲁谟斯出发,分遣舰队奔赴红海和东非。

    比如戎地面千户所,就在红海,位于米昔儿(埃及)的港口贝勒尼斯,在天方城的正对面,一直到正统九年,大明朝廷都在任免戎地面千户,并且会典中就详细记载了,正统九年,朝廷招待了远道而来的戎地面尼鲁罕都督。

    比如古里官厂,就在果阿总督府果阿城不远处,直到大明不再下西洋,这里才逐渐被废弃,最后被葡萄牙人取而代之。

    这些官厂、千户所、海卫所,设立的地方都极为巧妙,可以投射大明的水师力量,扩大大明的影响力,保证这些海外番国、总督府不生不臣之心。

    这一整套制度,几乎照搬了永乐旧制。

    第三次下西洋回航的郑和,奏闻朱棣:远者犹未宾服。

    遥远地方的夷人,仍然没有心悦诚服的臣服于大明,所以要设立这些官厂、千户所、海卫所,让这些夷人宾服。

    第三步,则是设立大明直辖的总督府,比如吉福总督府,比如锡兰国。

    锡兰已经在臣服在果阿总督府的脚下,大约在万历二年的时候,迟迟等不到大明再次来到西洋的锡兰国王发动了最后的进攻,兵发科伦坡,试图驱赶葡萄牙人,最终失败,国王被俘,锡兰改信天主教。

    大明最终要在西洋建立完整的、直接归大明管辖的势力范围,并且不断的扩大影响力,保证自由航行和自由贸易。

    类似于大明在金山城设立了金山国,来威慑东太三个总督府,让他们臣服于大明的意志之下。

    夷人就是这样,听不懂人话,只有打一顿才能老实一段时间,过段时间还要再打一顿。

    王家屏的规划,是相当完整的,证明广东已经谋划多年,绝非一时意气用事,哪怕没有环太商盟的成功,他们也会这么做。

    广州远洋商行,一点也不比松江远洋商行弱,广州府也需要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

    朱翊钧朱批了这本奏疏,如果真的能成,对大明而言,无疑是锦上添花,是万历维新又一闪耀成果。

    大明之前扩建了水师,增加了南洋水师的编制,南洋水师有军兵六万余人,如此庞大规模的水师,要维系需要一个十分充分的理由,保护海疆安全,这个理由足够充分,但保护大明商船自由航行和贸易,这种肉眼可见的利润,可以说服更多的人。

    当然,王家屏的规划里,也有安南国这个比较尴尬的历史遗留问题。

    安南国名义上是大明属地,但安南国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大明之前一直没有足够的动力收拾他,现在西洋商盟要组建,就留不得他了。

    这些年来,舶来粮免抽分、夷奴不问来路等等这些张居正的仁政,导致安南地面现在内压很大。

    可是和朝廷预料的完全不同,安南走投无路的百姓,没有揭竿而起,推翻四大家族的统治,而是在苟延残喘。

    这就是大明朝廷在以己度人了。

    这四大家对内压榨粮食、丁口,输送到大明的商船上,做的已经是天怒人怨,已经到了无道的地步,可是安南的造反,仍然是零零星星,没有对四大家的统治形成实质性的威胁。

    伐无道这种集体共识,不是那么容易建立的,中原也是历经了数千年,才彻底有了这样的共识。

    安南作为中国次生文明,并没有建立如此的共识,其政治斗争仍然处于贵族斗争的范围,各家都是姻亲,各家轮流坐江山。

    安南国的这些百姓,他们的忍耐力,超过了大明的认知,朘剥到这种地步,安南百姓居然引颈受戮,乖乖等死。

    了解了安南国的情况,王家屏给的规划也简单,伐不臣。

    上一次广州府地面收集了民间所有的欠条,问安南四大家族讨债,四大家族百般不满,但最终还是凑齐了这些银子,让广州地面想发飙都没有理由。

    这次,两广巡抚刘继文、广州知府万文卿下令四大家族到广州来会勘。

    这是非常合理的要求,自嘉靖十九年,安南国从属国降为了安南都统使司,是名义属地,有十三宣抚司,也有宣抚、同知、副使、佥事等等官职,只不过受安南都统管理。

    安南国四方势力南莫、后黎、占城、隆平四方,莫氏、黎氏、郑氏、阮氏,四方之主,敢不敢来广州府会勘,就看他们的勇气了。

    大明给的理由是非常充分的。

    大明对四方乱战和局势不断升级表示严重担忧,作为宗主国,体天心有好生之德,蒙圣意知仁恕之本,强烈反对冲突进一步升级,召集各方之主,调节各方矛盾,促使地区恢复稳定与和平,共同建设安定南洋。

    宗主国调停藩属国、属地的矛盾和冲突,这是大义,要不然就是宗主国失责。

    如果四大家族不肯前来,就以类播州事,伐不臣平定之,如果肯来,但还不给大明面子,谈好了回去还要继续打,那么大明就有了充足的理由进行强力干涉。

    如果四大家族赴勘,并且接受了调停的结果,大明会索要岘港作为西洋商盟的重要港口,保证西洋商盟运行的稳定。

    要开拓西洋,安南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像大明对南洋、太平洋开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