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苦一苦同僚、骂一骂世道、好处我来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苦一苦同僚、骂一骂世道、好处我来拿 (第1/3页)

    高启愚是礼部尚书,他仔仔细细研究过永乐开海和泰西海外开拓殖民活动的区别。

    最后得出的结果就是,大明之所以在永乐年间错过了海洋,完全是大明太要脸了。

    这个结果让高启愚有点难受。

    关于黎牙实所言,开拓过程中低道德的优势,高启愚也仔细思索,甚至和松江府地面的官员深入沟通,了解过其中的详情。

    刚果国王阿尔瓦罗一世,因为无力镇压叛乱,请求葡王的帮忙,葡萄牙帮忙之后,就彻底把刚果打造成了昆仑奴这个奴隶贸易的源头。

    阿尔瓦罗一世反对奴隶贸易,立刻就被病逝了。

    锡兰国王袭扰了大明的船队,郑和将国王父子生擒后,拿回了京师,锡兰国王非但没有被处死,反而被释放回国,王室成员耶巴乃那成为了锡兰国王。

    大明没有把锡兰国王彻底架空,也从未打算在锡兰发展奴隶贸易,这是‘怀柔远人’、‘远人不服则修德以来之’的体现。

    现在再看,高启愚仍然不认为当初成祖文皇帝的决策,有什么错误的地方。

    道德崇高从来都不是错,而且那时候,大明强横,天下无敌,没有必要放下道德夺取利益。

    这就得到了一个让大明难以接受,但也不得不接受的结果,永乐开海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掠夺效率不够。

    开拓对象都是处于未开化的蛮荒地带,泰西的开海是成功,并且延续了数百年之久,大明面对同样的情况,开海的失败,是高道德的劣势,是掠夺效率不足。

    万历开海,完全吸收了上一次失败教训,种植园、小三角贸易、大三角贸易,都是这样的原因之下建立了起来,增加掠夺财富的效率。

    当然,罪名都被陛下给担了。

    “殷殷鲜血,垒垒白骨,野蛮的、血腥的、肮脏的奴隶贸易,应该被各方视为邪恶,而非理应如此。”

    “基于如此原因,东太商盟各方,和愿意加入琉球海洋法庭,接受贸易纠纷裁决的各方,都应该为减少奴隶贸易而努力。”高启愚说到了第二条内容。

    第一条关于海寇、海洋安全,第二条关于奴隶贸易的性质,这是邪恶的,但当下奴隶贸易又是很难禁止,所有人都要为减少、结束奴隶贸易而努力,这是天然的正义。

    “当下海洋开拓,需要大量的力役,不可避免的要使用这些力役。”

    “根据万历九年废除贱奴籍的总纲常,海洋贸易法的第二条总纲,围绕奴隶贸易制定。”

    “第一,任何人不得挑起猎奴战争,通过各种手段,挑唆部落首领、挑动部落世仇,发动猎奴战争,获得奴隶。”

    “第二,应当将奴隶成本,视为前往新家园的差旅费,最多八年时间劳作,就可以取得自由民的身份,而非永远是奴隶。”

    “第三,任何奴隶贸易的船队,应该尽可能的保证奴隶的生存,到港奴隶存活率最少要达到五成,否则视为海寇。”

    朱翊钧有些惊讶的看着高启愚,他盘算了下这三条,深吸了口气说道:“高宗伯这几条,全都是仁政啊。”

    “回陛下,天朝上国自然要以仁为本,以义治之。”高启愚理所当然的说道。

    高启愚当然听明白了皇帝陛下的潜台词,他的仁政和殷正茂的仁政如出一辙。

    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看这些条款,都是仁善的政令,但执行的话,结果就变得有趣了起来。

    通过挑唆部落之间的世仇,从部落酋长手中购买奴隶,是几乎所有奴隶番子捕奴的主要来源。

    大明商人从不挑起任何捕奴战争,甚至不会亲自捕奴,大明买的倭奴、夷奴、昆仑奴,全都是从货仓里长出来的!

    因为大明具有商品优势,整体顺差,而非逆差,所有又苦又累也不怎么赚钱的买卖,自然要交给别人来做。

    而泰西、阿拉伯的奴隶贩子,需要用奴隶来支付货款,就不能这么阔气了。

    站在了岸上,当然可以对着水里游的人指指点点,这里不对,哪里不好。

    至于第二条,奴隶不是奴隶,只是欠了去新家园的旅费,最高八年劳作,奴籍自动废弃,也全都是恶意。

    这条,对大明开拓事业,影响不大,但对泰西的开拓影响极大。

    大明使用的奴隶,全都是阉奴,都是敲掉铃铛,没有世俗欲望,即便是八年之后,这些人成为了自由民,也因为没有后代,不会对人口结构造成任何的影响。

    可是,泰西开拓者使用的奴隶,并不是阉掉的,泰西还要用这些奴隶繁衍奴隶,买奴隶,还是太贵了。

    时间一长,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泰西这些海外殖民地,自然就不可能长治久安。

    第三条,奴隶成活率要在五成以上,对大明而言,倒是简单,大明从长崎运到金池总督府的奴隶,生存率就超过了九成,对泰西而言,则是难如登天。

    实在是不能指望一辈子都不洗澡的泰西人,到了封闭的船上就会讲卫生了。

    卫生差,死亡率自然就会居高不下。

    卫生看起来不起眼,但在封闭的船上,长达数月的航行中,就是生存最大的考验。

    满口仁义道德,看起来每一条都是天然正义,但背后都是满满的恶意,如果真的完全贯彻执行,能做奴隶生意的,就只有大明了。

    大明君臣都是千年的老狐狸,心照不宣,这些条款背后的含义,都很清楚。

    “主张都很好,但执行不下去。”朱翊钧摇头说道。

    这个年代,这些全都是有道理的屁话。

    高启愚立刻说道:“陛下,礼法一事,从古至今,重要的都不是能否执行下去,臣也从来没打算过执行下去。”

    “礼法重要的是对与错。”

    “更加明确的讲,大明做的就是对的,大明不准做的就是错的,大明要是文明本身,并且,站在文明的立场上,去定义是非善恶,去定义美丑好坏,去定义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

    高启愚终于把自己的心里话讲了出来,海洋贸易法根本就是一纸空文,当下的海洋环境、贸易环境,根本没有执行的可能。

    《海洋贸易法》从头到尾的目的,都是为了塑造一种正确,大明善的正确。

    “看起来,短期内收益不大,但是长期去看,完完全全值得费这番功夫。”高启愚深吸了口气说道:“时日已久,大明打谁,都是一种恩荣,都是一种恩赐,是在帮他们接触文明。”

    “叮!”朱翊钧敲了下桌上的小铜钟,提醒道:“高宗伯,有些话,不要讲的那么直白。”

    朱翊钧看了眼中书舍人的方向,中书舍人要写万历起居注,高启愚这些话原封不动的写到了起居注里,日后,高启愚就是恶贯满盈的奸臣了。

    皇帝看向了张宏,张宏向陛下点了点头,他手抓着中书舍人的手,不让中书舍人瞎写,新来的中书舍人,不像叶向高那么懂规矩,写的有点过于详细了。

    “这件事,就给高宗伯处置了。”朱翊钧不再追问,高启愚做事素来很让人放心。

    “臣遵旨。”高启愚俯首领命,有了陛下的圣旨,就很好做事了。

    礼部收到的状纸有点多,不只是葡萄牙和荷兰之间的贸易纠纷,还有好几个案子,这些案子颇为相似。

    为了一两条船的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