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整顿佛门 (第2/3页)
重地说道:“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义,父子之情,实不宜供奉。”
“若非官家恭膺宝命,抚临率土,稽德期运,对天下万民皆存仁厚之念。此辈背弃纲常名教,有碍国计民生之徒便应该赶尽杀绝,荡平胡尘。”
“但臣以为,即便如此,佛教亦不宜亲近万民,流毒一方。宜退居山林,清净苦修。避世于山野,钻研佛经。每寺只发十分外出度牒,没有度牒而外出者,即斩!于众人之前宣扬佛经者,即斩!”
“另严格审查僧侣清规戒律,凡曾经破戒者,皆归还编户。”
果然不愧是擅长揣摩上意的奸臣,主动帮赵桓把这个提议给摆了出来。
有人唱白脸,赵桓自然就能唱红脸了,淡淡的说道:“天下万民皆为朕子民,朕有宽容之心,给佛门一个机会。不会效仿三武一宗灭佛,但佛门显然亦应该感怀圣恩,有所改易。”
其他几位大臣纷纷反应过来,既然不打算效仿三武一宗灭佛,那就是要有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即将从天而降,砸在大家头上了!
现在就看谁能抢到这个差使,“帮”佛门改易一下佛经与寺院形式了!
任何一位宰相得到了这份差使,那在他身边的整个派系都会获得一份巨大无比的利益。
这是对整个佛门的整顿,各地寺院遍布全国,财产分布各地,是不可能完全公正清算的。一笔之差,负责的官员就能获得天量财富。
而这一切,是被整个朝廷甚至官家所默许的。
因为这种事,本来就是模棱两可,没有完全准确的评估。只要不是太过分,朝廷根本不会追求。
这时候谁能获得官家指派负责这项差事,就看谁对佛门更狠了。
而显然,殿内这几位大臣都是宦海沉浮的资深大臣,心态果决,对佛门完全没什么敬畏。
宰相梅执礼率先开口,说道:“官家,政事堂管理有各州县度牒的颁发。更了解兰若、寺院之所在。所以臣建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