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2章 兵临城下 半步时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2章 兵临城下 半步时机 (第2/3页)

身颤抖,有些百户、副百户更是慌忙的敲响警报,点起了狼烟。

    夏军并没有下船。

    谢玄也没有在意两侧农田的异动,他的目光反而有些赞叹,

    在看到河道两侧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后,又多了一丝可惜。

    明军治下,已经很少遭到兵灾,尤其是在东晋覆灭之后,明军南部的疆土都已经平定,世家豪族被剿灭一空,剩下的寻常百姓就按照屯田之法编入卫所。

    是的,朱元璋尽管知道了大明在历史上卫所败坏,卫所兵几乎沦为农奴的后果,但还是实行了屯田和卫所之法。

    因为屯田练兵,是乱世中争霸的利器。以军民屯田能得到大量的粮草,在屯田的闲暇,也能训练兵卒,安定地方。

    只要卫所制度没有败坏,那么此法就能让一个诸侯在乱世中迅速崛起,至于制度败坏的隐患……只要建立王朝之后,慢慢把这个制度改进替换即可。

    王景所建立的大夏,在前期同样施行了卫所制度,每次出征都带了不少卫所兵卒。

    不过和朱元璋不同的是,王景是把卫所兵当成了预备役,给了卫所兵转入战兵,甚至转入地方充当巡捕的机会,而不是死死的把他们限制在卫所。

    不管怎么说,朱元璋治下的百姓没有了兵火,有了稳定的秩序,若是没有外敌,谢玄相信这些人能活得很好。

    “能稳定治下秩序,稳定一方,朱元璋的确是一位明主,只可惜,杀伐太盛,对世家大族更是大肆屠戮……”

    谢玄微微摇头。

    他所在的陈郡谢氏,在东晋覆灭之后及时的逃出,所以没有受到太大损失,但原来东晋的那些世家大族,听说除了陶侃之外,基本上都遭到了清算。

    尤其是和谢氏齐名的王氏,连王导都被斩杀,只剩下少部分族人逃脱。

    如此杀伐,若是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相信很少会有世家名门出身的人才前去投奔。

    谢玄也不例外。

    若是没有王景崛起,东晋覆灭后,谢玄会去投奔刘裕、南宋,也不会为朱元璋效力。

    他看了史书,知道朱元璋雄才大略,但他出身谢氏,和谢氏族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可能牺牲自己的家族、亲眷、族人!

    对方是明主不错,只可惜,遇上了陛下!

    谢玄为朱元璋感到可惜。

    只要拿下高淳,一代雄主必然落幕,当然,如果朱元璋愿意带着妻子儿子和少部分人手离开金陵,以他的实力,王景也没办法把他找出来。

    但这样的结局,朱元璋绝对不会选择……

    运兵船一路行驶,引起了两岸鸡飞狗跳,大量的百姓胡乱逃窜,卫所兵卒紧急汇聚,不过在他们紧张万分的时候,却发现战船根本没有停下。

    ……

    “快!”

    “快!”

    不断有人催促,上百艘紧急征召的商船、舢板正在飞速的行驶。

    其中一艘比较大的商船上,悬挂着日月旗,以及代表大将的将旗。

    李文忠一身甲胄站在甲板上。

    明军的战船基本上都送到了当涂,好在金陵还有许多因为爆发大战、长江水路被禁而被迫留在金陵的商船。

    为了以最快的时间南下,李文忠强征了这些商船,商船不够,有搜刮了一些渔船舢板。

    也就是走秦淮河南下的水路浪花不大,要是在长江水道,一道大浪奔来,李文忠这上万兵马就要葬身鱼鳖。

    尽管水面风浪不大,为了尽快的赶路,每艘商船、渔船都以最快的速度飞驰,不少兵卒在这种速度下被甩进了水里。

    “大都督,前面便是高淳北面的大湖!我们终于到地方了!”

    一个游击将军叫道。

    李文忠立刻驾驭罡气来到半空,朝着前方极目望去,只见这条河道的远处,浮现了茫茫的水汽,以及恍如一线天的大湖。

    “好,保持速度!”

    李文忠落下,下令道。

    他现在最担心的便是人还没到,高淳就被夏军攻破。

    好在他的担心没有发生,在他进入大湖,远远望到高淳的时候,城头上悬挂的还是大明的旗帜。

    “还好!”

    李文忠心中庆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