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醉里挑灯看剑!(八千字大章) (第2/3页)
开枝散叶,能够拥有文位、开辟文宫的人越多越好,只有如此,方能让儒教壮大。
也只有如此,才能让儒教和佛道两教争锋!
“好!”
天符帝听闻此言,顿时变得目光灼灼。
大周重文,文人何其之多!只要儒教在大周开始传承,那么大周未来将会多许多新兴力量!
聊完了此事,天符帝的心中算是落下了一块大石,然后对李青笑道:“那位龙族小公主在你那边待得如何?”
“若是无事,不妨让她多来皇宫玩玩。”
“自从长宁长大后,朕已经许久没有和孩子相处了,朕的那些儿孙们都不如那位小公主讨喜。”
“朕对她也很是喜欢呐。”
天符帝的言外之意,就是想让李青将敖雪送到宫里来居住,让他多接触一下。
但李青哪里会猜不到天符帝的想法。
这位皇帝,明显是请求业海龙王当镇国神兽不成,现在开始打起了敖雪这个龙族小公主的主意!
业海龙王是真龙,敖雪也是真龙。
如果能和后者打好关系,让对方甘愿当大周的镇国神兽,那也未尝不可。
这种要求李青是不可能答应的。
“陛下,龙王不愿为我大周的镇国神兽,是因为龙族还没到出世的时机。”
“若我大周让小公主做了镇国神兽,恐怕会引来业海龙王甚至于整个龙族的反感和敌意。”
“届时于国家而言极为不妙。”
李青没有选择避而不谈,而是直言不讳地挑明了天符帝的那点心思。
他这么做是对敖雪负责、也是对大周负责。
被李青挑破,天符帝也不觉尴尬,而是笑道:“山不像朕走来,朕便向它走去,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
“若得龙族支持,离国之祸顷刻可解。”
“朕不得不对此心动啊。”
李青低头不语,但依然没有改变想法的意思。
天符帝见此便没有继续说什么了,摆手道:“退下吧,这段时间来你也辛苦了,在家好好休息,多陪陪长宁也好。”
“谢陛下,臣且告退。”
李青拱手一礼后,便转身大步离开了乾元殿。
而在出了大殿之后不久,他在路上迎面碰到了入宫而来的大皇子。
“镇妖王。”
“大皇子。”
两人相互打了个招呼,大皇子笑着说道:“本殿还说今日会不会碰到镇妖王呢,没想到真的碰到了。”
“昨日封王大典,因为本殿还要善后处理些琐事,倒是忘了恭喜镇妖王得封,所以今天一早便让人将礼物送到了府上,镇妖王可曾收到?”
昨日封王大典以后,李青收到的礼物数不胜数。
全都是朝中各路官员大臣们送来的。
自然是想要与他这位新晋异姓王打好关系。
李青闻言微微笑道:“已经收到了,那几本古籍十分珍贵,倒是让殿下割爱了。”
大皇子哈哈一笑,说道:“哪里,所谓宝剑赠英雄,那些古籍在本殿这里也是埋没蒙尘。”
“镇妖王钻研学问,正适合这些书籍。”
不得不说,大皇子在为人处世这方面做的非常好,让人和其相处起来也是如沐春风。
“殿下进宫是有何事?”
李青问道,他知道大皇子现在行使监国之权,不过奏折这些在府上处理也可,没必要进宫。
大皇子苦笑一声,道:“当然还是前线战事的事情,现在情况不容乐观,二皇弟已经屡次求援了。”
“本殿此番入宫,也是想与父皇商讨此事。”
听到大皇子的回答后,李青剑眉一挑,看来这和离国的战事比他想象的还要更加激烈一点。
“好了,本殿还要去见父皇,就不逗留了。”
“告辞。”
大皇子说完行了一礼,便转身脚步匆匆地朝乾元殿走去,背影很快便消失不见。
李青目送他离开,心中若有所思。
大周和离国的战事,看来是要设法解决了啊。
在李青入宫面见天符帝、确定下为大周读书人赐下文位的时间后,朝廷便开始大肆宣扬这个消息。
在短短数日时间内,便传遍了大周各个郡县。
这个消息一出,大周所有读书人都沸腾了!
“文位!文宫!我辈读书人终于不用被说是纸上谈兵!也能真正以文杀人!以笔报国了!”
“镇妖王为我辈读书人开山!”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开辟文宫,然后上战场用才气杀敌了!”
“好想拥有浩然正气啊。”
“浩然正气非大儒不能有,我等对自身的修持还不够,还是多勤勉修身吧,未来或能拥有。”
“胸中一点浩然气,天地千里快哉风!”
“走走走!快去圣院占位置,我要第一个参拜圣像,开辟文宫!”
“同去!”
……
大周各地的读书人们纷纷行动了起来,前往圣院想要先行抢占位置,方便率先拜圣像。
文位和文宫对读书人的吸引力太大了。
最主要的是李青起的带头作用,让儒家大道显化,硬刚佛教,说不尽的风采;随后又与蛮族大战,以文章镇杀蛮族。
种种成就简直是所有读书人都梦寐以求的事!
还有他提出的儒道境界,也有莫大吸引力。
唇枪舌剑、吐气成云、缩地千里、口含天宪……乃至于那圣境的魂魄不灭、历经万万劫而不朽!
靠着读书就能成为强者。
以后天下谁还敢小觑读书人?
书中自有通天大道!
而就在天下读书人都因为将要得到文位、开辟文宫之事而兴奋期待不已时,李青也没有闲下来。
他在做一件对所有读书人都至关重要的事情。
那便是……为读书人作战诗词!
……
大周都城,盛京李府。
李青站在院子里的梅花树下,在他面前摆放着一张桌子,桌上有着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
而敖雪则站在比她还高一点的书桌旁,踮起脚尖努力地给李青磨墨,样子可爱极了。
长宁公主望着屏气凝神的李青,好奇开口问道:“长青,你今天怎么忽然想到要写诗词了?”
除非情况特殊,不然李青平日里不怎么写诗。
今天却专门准备好笔墨纸砚说要写诗,阵仗很大。
李青闻言温和一笑,向长宁公主解释道:“很快我就要为天下读书人开辟文宫,走上儒家大道了。”
“但要想要运用才气杀敌,诗词是必不可少的;但现在可堪一用的诗词太少了,必须要补充才行。”
“否则即便赐予了所有读书人文位,他们能调动的力量也十分有限。”
“因此我今天就要为天下读书人开一个诗库。”
李青平淡地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却让长宁公主惊得说不出话来。
为天下读书人作一个诗库?
这是何等的狂妄之言!
但不知为何,长宁公主却对李青的话深信不疑,似乎再不可思议的事,只要他说去做,便能做到。
“老师,墨磨好啦!”
敖雪脆生生地说道,昂首向李青邀功。
李青收回目光,笑着摸了摸敖雪的脸蛋后,便从桌子上拿起了笔,然后闭上眼睛屏气凝神。
此时此刻,李青脑海里的文宫雕像光芒大放,手中书卷有无数文字飞舞而出,一篇篇或瑰丽、或壮阔、或奇绝、或飘逸的诗词文章,在他眼前走马观花般闪过。
下一刻,李青蓦然睁开双眼,文思如泉涌。
他毫不犹豫地落笔,写下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青笔耕不辍、放声高歌,浩荡如虹的才气自他笔下冲天而起!吹散万里流云!
只见在天空之中,一道浩荡黄河从天上直流而下、奔腾万里,一直绵延到天际,仿佛无穷无尽!
这般异象不单单是盛京,整个周国、乃至于天下各国的百姓,都看得清清楚楚!
只是起笔,便异象传天下!
而如孔嵬、司马镜、司马眕等等各地的大儒,也都被这异象所惊,纷纷抬头探查。
“这等才气、这等异象……这是诗词传天下!”
“何人所作诗词?!竟能如此惊人!”
“这气息好生熟悉啊。”
“等等,这是镇妖王的才气!这是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