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1章 郭光棍儿和高良千 (第2/3页)
取出来,他心里也大概有了数儿。
这一次,装有掷弹筒的马褡裢取不出,那匹咬人的黑马和马上的骑枪以及雪枫刀,乃至那台施耐德大号望远镜依旧取不出来。
算不上失望,他将点燃的怀炉塞进怀里,接着又从摄影箱里取出了不久前缴获的那台徕卡相机和两个备用胶卷一并塞进了怀里。
最后点燃了一颗香烟,卫燃一边往回走,一边暗暗思索着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又是哪一处战场,以及以及温老嘎和赵守宪现在怎么样了。
带着这些思虑一边往回走,他也举着相机对准城墙上的将士们按了几下快门。
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坐下来,卫燃这才有时间打开腰间的九龙带和鬼子弹药盒检查了一番。
这一次,他身上的弹药倒是格外的充沛,九龙带里除了有一个弹夹包里塞的是银元,其余的包里装的全都是固定在弹夹上的毛瑟手枪弹。
只不过,相比九龙带里数量充裕的手枪弹,后腰处那俩从鬼子手里缴获的弹药盒却有一个是空的,另一个里面也只是装着可怜的两板总计十发子弹。
“嘟——!”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有人吹响了哨子,原本正在打盹的郭修齐和高粱杆儿也立刻翻身爬了起来,并且不分先后的抄起了他们各自抱着的一支三八大盖。
“做好准备!”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军官举着铁皮喇叭一边在城墙上跑动一边大声喊道,“鬼子马上就要到了,等下大家伙都躲好了!
一轮炮过去之后,还活着的都给我放近了打!白刃战之后,记得顺手捡一些弹药回来!”
在这渐行渐远的反复提醒中,高粱杆和郭修齐各自给他们的三八大盖装上了同样缴获来的刺刀。
“我刚才梦到我娘了”
郭修齐一边说着,一边捡起刚刚当枕头用的手闷子拍打干净塞进了怀里。
“你娘在梦里说啥了没?”
高粱杆一边将原本盖在身上的鬼子防寒外套反过来穿在了身上。
“她说让我多杀鬼子,给她和我爹报仇。”
郭修齐说着,已经咔嚓一声给手里的三八大盖顶上了一发子弹,随后又拔出腰间那支当初卫燃送他的盒子炮,同样拉动机头顶上了子弹。
“你是哪的人?”高粱杆问道。
“通辽的”
郭修齐将盒子炮别在后腰处顺嘴问道,“你呢?”
“察哈尔的”
高粱杆说着,同样给手里的武器顶上了子弹。
“你家里”
“我们那边应该还好”
高粱杆叹了口气,“我是去年夏天,咱们二十九军移防察哈尔之后参的军,也有大半年没回去了。”
“你呢?卫燃,你是哪的?”郭修齐问道。
“冀省的”
同样给手里的武器顶上了子弹的卫燃答道,“冀南”。
“你们那边不愁了”
郭修齐信心百倍的说道,“只要咱们不让鬼子过了长城,你们那边就不用担心。”
“是嘛.”
卫燃无力的叹了口气,怎么能不愁,一场抗日战争,山河四省让家谱都续不上活人的家族宗祠数不胜数,整个村子的人都被鬼子的三光政策祸祸的没了活口的也多如牛毛,更别提丧尽天良的鬼子还用上了细菌战和毒气战。
“咱们肯定能挡得住”高粱杆儿笃定的说道。
“高粱杆,你真名叫什么?”郭修齐谈兴颇浓的换了个问题。
“高良千,良田千亩的良千。”
高粱杆儿略显愤懑的说道,“招兵的那个棒槌不怎么识字儿,连特娘的千和两横一竖的干都分不清,他还以为老子叫高良干呢。”
“然后就叫成了高粱杆儿?”郭修齐乐不可支的问道。
“我们当时那个连长也是个不学无术的,斗大的字儿就认识俩,他先把老子喊成了高粱杆儿。”
高良千认命的摇摇头,“后来就叫开了,高粱杆儿就高粱杆儿吧,叫个啥名儿不是叫。”
“那个连长是谁啊?”郭修齐饶有兴致的问道。
“曾连长”
高粱杆儿叹了口气,“前段时间打夜袭战的时候死了。”
“唉”
郭修齐跟着叹了口气,转移话题说道,“高粱杆儿就高粱杆儿吧。不错了,起码比我以前那诨号响亮。”
“你以前有啥诨号?”高粱杆儿好奇的问道,他也在刻意的转移话题。
“嗨!不提这个,不提这个。”
郭修齐连忙摆摆手,试图揭过这个他不小心说漏嘴的话题。
“说说呗,这你有啥不好意思的。”高粱杆儿说着,不忘把脚下的秸秆往墙角处踢了踢。
“郭光棍儿”郭修齐尴尬的划拉着后脑勺说道。
“郭光棍儿?咋叫这个?”
高粱杆儿不解的问道,“你讨不着婆娘?”
“也是因为我那名字”
郭修齐无奈的说道,“我那名字是我爷爷起的,取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里的修身齐家.”
“修齐,休妻?”后世玩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