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客制化需求(八更) (第2/3页)
交道,尤其是在涉及定制研发时,按规矩支付费用是确保项目进入优先序列和维持研发效率的必要手段。
“至于后续的正式采购,”陈瑜继续说道,“一旦测试完成,型号定型,涅克萨姆可以建立专门的生产线,优先保障对审判庭的供应。
但我也必须说明,由于‘铁卫’项目也引起了帝国卫队某些部门的初步关注,未来的产能分配需要统筹考虑。”
他适时地透露了其他潜在客户的存在,这既是一种事实陈述,也无形中增加了“铁卫”的价值和审判庭尽早下决心的必要性。
凯拉斯当然听懂了这层含义。
他没有表现出急于签下大单的迫切,但言语中已经表明了积极的意向:“理解。优秀的装备总会吸引众多的目光。审判庭会基于测试结果,尽快做出采购评估。我相信,‘铁卫’的表现不会让我们失望。”
他略作停顿,仿佛随口提起,却点明了一个更深层的战略考量,“不过,容我多说一句,贤者阁下。如果未来要考虑帝国卫队的庞大需求,或许可以并行规划一个简化的版本。
我的意思是,保留核心的防护与火力框架,但适当降低对极限性能的追求,例如简化动力核心的输出、采用成本更低的次级合金替代部分陶钢,以及将一些昂贵的辅助系统,比如我们刚才讨论的灵能防护模块,列为选配。
这样能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为前线提供远超当前制式装备的支援力量。
毕竟,对于大多数战场环境,并不总是需要应对混沌巫师或者堕落星际战士那样的威胁。”
陈瑜的光学镜头光芒微微流转,迅速理解了审判官提议背后的逻辑。
这不仅是关于装备性能,更是关于市场细分和最大化用户群体的策略。
他回应道:“一个标准化的、更易于大规模生产的版本……技术上完全可行。剥离部分高端定制化功能,专注于提升基础作战效能与生产性,这确实能显著降低制造成本与后勤复杂度。
感谢您的建议,审判官阁下。这将有助于‘铁卫’技术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