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让过去的就过去(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让过去的就过去(2) (第1/3页)

    9月12日,陆严河来到纽约,和罗宇钟导演、温生明和于孟令一起参加《舟》的上映宣传活动。

    绿谷对这部俨然很难有出色票房表现的艺术电影采取了传统的小规模放映策略。

    在整个颁奖季的前期,放映影院都只控制在两位数——

    这是好莱坞过去这么多年摸索出来的经验。

    但凡是艺术电影,一旦直接采取大规模上映的策略,一定会因为有大量的非目标观众走进电影院而没有看到想看到的内容,反而大肆攻击电影,影响到电影的口碑——这一点在越是大牌云集的艺术电影,越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

    相反,通过小规模电影,可以将前期的观众控制在这部影片的“死忠粉”上,只有真正了解这部电影的观众,才会在没有大规模宣传的情况下,知道这部电影,并买票观看,有效地控制影片的口碑,让它慢慢酦酵。

    在这个发酵的过程中,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会有一个由评论勾勒出来的“初印象”,其他的观众再带着这个“初印象”去看电影,即使最后仍然没有觉得有多好,也不会直接就骂大烂片,毕竟,这么多人都说好呢,你要说不好,即使死鸭子嘴硬,心里面也还是会想,是不是你自己没有欣赏眼光?

    为了给《舟》这部电影造势,陆严河等人不仅在现场有一个跟去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得主的对谈环节,还一起登上了《综艺》杂志的封面。

    绿谷的宣传和公关资源一直是一流的。

    这一点,也是陆严河很多冲奖电影都是跟绿谷合作的原因。

    -

    《舟》这部电影的海外版权其实已经基本上都卖出去了。

    陆严河主演的电影,还在西图尔国际电影节拿了奖,根本不愁卖。

    但是,如果《舟》能够在北美颁奖季有所表现的话,就像《定风一号》那样,尽管最后没有入围最佳外语片提名名单,也在前期高强度的曝光和口碑舆论中,进入全世界的主流视野。每家媒体都会讨论这部电影,只要是关注电影,就无法对它视而不见。

    往浅了说,电影的版权价值会更加保值,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时口碑之作的位置。往深了说,它会跟着这一年的颁奖季,进入影史,而不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因为不再被关注,而渐渐被遗忘。

    奖项之于一部作品的意义,很大程度上,也在于这里。

    “《舟》和《定风一号》虽然都是我和温生明主演的电影,但是题材、风格完全不一样。”陆严河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根据今年制定的公关策略,陆严河这边需要一遍遍地对这件事做强调,一方面,是利用《定风一号》“爆冷掉提”这件事为《舟》赢取支持票,另一方面,也是将《舟》这部电影将很多人的思维惯性中抽离出来。

    “这部电影聚焦的其实是一桩发生在家庭里的隐秘,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隐秘,而无论藏着什么隐秘,大家都在努力维持着一种和谐的表象。”陆严河介绍这部电影,说,“表象与真实,秘密与真相,从接到这个剧本的第一时间,我就决定要演。”

    “我们看到报道说,这部电影的剧本出自一个已经去世的女编剧之手,这是她根据她和她父母的家庭关系写出来的一个剧本,在电影的最后,其实想要表达的是弑父的主题,是这样吗?”

    “我有我的解答,但我认为,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尽量不要带着预设去看这个故事。”陆严河说,“电影呈现的是一种表象,你想要从这层表象里看到什么样的真相,取决于你对人物、细节、故事的理解,我如果说出了我的解答,大家都难免带着我的解答去观看这部电影,那会丧失很多的乐趣。”

    ……

    《舟》这部电影的上映,作为一部中国电影,也确实吸引了美国电影评论界的关注和讨论。

    就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定风一号》的爆冷掉提,让《舟》在上映之后,快速就成为了最佳外语片的头号种子选手。

    西图尔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荣誉本来就让它“保送”进了今年北美颁奖季最佳外语片的第一梯队,又有陆严河等人加持,以及很多人内心的“亏欠心理”,《舟》几乎被各大媒体都预测为今年最佳外语片的有力争夺者。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