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与求婚之后(2) (第2/3页)
会吗?”
“准备演唱会又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准备。”陆严河说,“而且,这就跟你去录户外节目一样,因为不是演戏嘛,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没有太多负担的心态。之前一个组接一个组,连轴转,不是在演剧本就是在写剧本,是真的挺累的。”
“我明白了。”彭之行点头。
“其实你有一档《之行》这样的常规节目要录制,一周一期,就挺消磨人的,都不能长时间停下来休息一下。”
“是的,不过也比较好,有的时候,连着三四天,每天录一期,后面就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你像我来拍《年轻的日子》,就是因为已经提前录了好几期备在那里。现在我们这个访谈节目难做的倒不是别的,是我做久了,有点疲惫,感觉都比较套路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剧宣配套嘛。”彭之行说,“我一直想要将它做得更加独立一点,成为一个真正的深度访谈的节目,可是现在可能确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一方面要考虑商业方面的回报,另一方面当时节目成立的时候,就是作为平台的剧宣节目而定位的。”
陆严河说:“那不如在《之行》之外,再做一个深度访谈的节目,不用像《之行》的播出频率那么高,甚至可以是一个季播节目,一年就做十二个人、十六个人之类的,也不局限于棚采,可以去到对方家里,也可以一起在外面逛逛,或者是做一些工作或生活的记录,在间隙中做采访,各种各样的形式,也能进一步满足深度访谈的需要。”
“其实我跟《跳起来》合作过类似的模式,要做到你说的那种非常深度的访谈,我觉得我的积累不够,我现在这样的程度要去做深度访谈,其实很难有那种一针见血的敏锐度和访谈能力。”彭之行说,“中间这个度挺难把握的。”
陆严河说:“但是我几次参加你的《之行》,我觉得你完全没有问题啊,很出色。”
彭之行:“那是因为我跟你很熟,而且我们是同龄人,我压力不那么大,一旦要去采访一些前辈,我就虚了。”
“那有什么关系,你就先只采访年轻人呗。”陆严河说,“我们《年轻的日子》就有这么多人,除了明星艺人,还有各个领域的知名人物,现在自媒体这么发达,公众人物早就不限于明星艺人这个群体了。专门做年轻人的专访,这也能成为你深度访谈节目的一个特点,等你资历慢慢上去了,技巧能力也上去了,你再去挑战以前底气不足的访谈对象。”
“这倒是个思路。”
“你不要去对标那些特别出色的深度专访类节目,那都是多少年的老麻雀做的啊,我现在也不会非要去挑战演一些苦大仇深的角色啊。”陆严河笑,“《之行》这个节目我一直都在看的,我也觉得每一期就三十到四十分钟,不太过瘾,很难深入地挖掘一些东西出来,很多话题都是浅尝辄止,而且,你也太低估你自己了,你又不是没有采访过老戏骨,你不是也镇定自若,牢牢把握你的主场。”
“心里头虚啊。”
“谁心里头不虚啊,陈碧舸这样的演员,现在进组之前还会紧张得睡不着觉呢。”陆严河说,“你说是这么说,你一点儿都不会掉链子。”
彭之行:“行,我知道了,你对我有充分的滤镜。”
-
《年轻的日子》这一季就在玉明的岭羊区录制。
录制地点距离跳起来总部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
很近。
“原来是这一块。”陆严河恍然。
彭之行说:“你对这一块很熟悉吧?”
“当然了,跳起来总部就在这里,我过去几个月,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休息。“陆严河说,“思琦在这里买了房子。”
彭之行:“早说啊,早知道我们就没有必要那么努力地达到节目组的要求,换我们今天入住的房子了,直接住你们那儿去。”
“真可以。”陆严河笑着说,“这里的房子比市区便宜很多,我们买的房子很大。”
“等节目录完,去你家参观一下。”彭之行说。
“行。”陆严河点头,“你们后面没有别的行程的话,都来我家吃饭好了。”
彭之行点头。
-
陆严河跟彭之行一起下了车,拉着行李箱往门口走去。
门刚一打开,一群人竟然排排站在门口,手里拿着礼花,一拉,“啪啪啪啪”此起彼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