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艺术家 (第2/3页)
,再怎么拓展世界观,都离不开欧美的历史文化那一套,已经很趋同了,反而在东方文化这一块,是个空白,如果他们不能接受这一点的话,那就只能动主线、动框架,否则拍出来的东西,还是换汤不换药,对观众和影迷来说,没有任何新鲜感,大家都不是傻子,他们研究去了。”
陆严河:“你这个创意对《月球军团》来说肯定是有意思的,但也很容易被人挑意识形态方面的刺。”
“我也没打算把它做成一个中国历史文化的观光片,不至于。”刘毕戈说,“而且这个星球的原住民不可能是反派,我也不会允许他们把这里变成反派,这个星球的原住民是帮他们剿灭叛徒的。”
“这样处理确实比较讨巧。”
“而且也能在这个大IP中去展示一些我们的东西,为什么不呢。”刘毕戈耸耸肩膀,“以前很多的好莱坞电影,都被他们用自己的幻想和偏见在其中塑造一些片面的、黑暗的、怪奇的东方世界,我觉得能有这样一个影片去扭转这样的形象,挺好的。”
陆严河觉得刘毕戈挺大胆的。
某种程度上,他的胆子都没有刘毕戈这么大。
他敢在自己主控的电影里做这样的事。
但是,《月球军团》?
这部电影不管怎么说都是博拉伊的电影。
刘毕戈只是一个导演。
对这个系列来说,导演甚至都不一定有最终剪辑权。
不可控,就有风险。
陆严河现在肯定是不会去挑战这样的风险。
刘毕戈敢。
陆严河很敬佩他。
刘毕戈:“看博拉伊那边怎么说吧。”
“如果博拉伊那边同意的话,那你执导的这部电影,恐怕要用到很多国内的制作人材以及演员了。”
光是一个世界观的搭建,从现场美术到服装设计,从妆发造型到动作指导……
刘毕戈:“博拉伊有钱,他们开口闭口就是经费够燃烧,让我少做一点文戏的设计,说他们的电影跟我过去的那些电影不一样……”
陆严河:“他们竟然是那样的态度?”
刘毕戈:“表面上态度还是挺好的,但话里话外就是这么个意思。”
陆严河:“唉,典型的好莱坞式傲慢。”
刘毕戈:“你呢?拍完了《黑衣人》之后,也没有听说你要进哪个组了。”
“暂时休息一下,先不进组了。”陆严河说,“这几年拍得太多了,想停一停。”
“这样也好。”刘毕戈点头,“确实不能一直不停地进组,这对你们演员消耗太大了,你能坚持这么久,我都已经很震惊了。”
“我之前也是闲不下来,总觉得那些戏,我自己也想拍,而且,很多也都是早就答应了下来的,一部接一部,现在总算有时间了。”陆严河说。
刘毕戈:“我看你也没闲着,你最近这段时间经常开直播,不是看书就是在写剧本。”
“那都是没有压力的,以前那是要赶工。”陆严河说,“状态非常不一样。”
“今年影评人国际电影节,我也没有见你去出席。”
“本身也是影评人为主的电影节嘛,我去参加干嘛呢。”陆严河说。
刘毕戈:“我都被邀请去做一个交流活动了,你怎么还能这么闲着?”
“我之前去了好几次了。”陆严河说,“你就支持一下呗。”
“我已经答应了。”
“哦,你只是单纯地想要讨伐我。”陆严河问,“你晚上有约吗?没有约的话,在这吃个晚饭?”
刘毕戈点头,“行啊,思琦也在吗?”
“在。”陆严河点头,“等会儿我带你去《跳起来》编辑部转转。”
刘毕戈:“行,我还没有去过,你们这个杂志,我都订了,每期都在看。”
“在里面看有没有适合改编成剧本的啊?”
“都有。”刘毕戈说,“我和小月都喜欢看这本杂志。”
“对了,苗月呢?她今天怎么没有跟你一起来?”
“她今天约了出版社的人见面,出版社想要把她平时在《跳起来》上发表的,以及公众号上写的一些文章集结出版。”刘毕戈说,“对了,你可能还不知道,她又接了一部北极光电影的戏,正在给他们写剧本。”
“电影吗?”陆严河好奇地问。
“对,王霄专门约了我和小月一起吃饭,就是想要请她写一个剧本。”刘毕戈说,“跟郑希莫导演合作。”
陆严河有些惊讶。
苗月跟《钢琴家》的导演郑希莫合作……
陆严河对郑希莫并不了解。
但是郑希莫之所以会去北极光电影,是他和陈梓妍在其中的牵线搭桥。
当时郑希莫因为《钢琴家》的宣传导向问题,跟陈品河发生了很不愉快的冲突。
“郑希莫好合作吗?”
“小月没有多说,但我发现你们振华帮的人是真挺互帮互助的,本来我自己这边还在准备新的项目呢,小月直接让我自己准备,说王霄是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