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最后的多头陷阱 (第3/3页)
务设为独立进程,隔离所有外部接口。数据输出仅限本机查看,禁止自动归档或同步云端。”
“你是担心信息泄露?”李航问。
“不是担心。”陈帆说,“是防范。上次攻击虽然被反制,但他们拿到了虚假代码。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研究那套漏洞百出的架构图。只要我们还在用真实系统做判断,就必须确保每一步操作都不被预判。”
周婷随即加密保存报告,生物识别日志显示她的权限持续在线。她顺手检查了一遍国产服务器的物理防护状态,确认密钥插槽无异常读取痕迹。
时间滑向清晨六点。窗外天色微明,城市尚未完全苏醒,而机房内的数据流从未停歇。大屏上的流动性热力图悄然变色,北美市场的红色预警区域正在扩大。
“他们还在加仓。”李航指着最新一笔交易,“银锚资本刚刚通过瑞士信贷通道注入十八亿美元,全部用于买入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近月合约。”
“越接近临界点,动作越疯狂。”周婷低声说,“他们在抢时间,要把陷阱彻底封死。”
陈帆盯着屏幕,手指轻敲桌面。他没有下令反向布局,也没有联系任何合作方。此刻,识别风险本身就是一种行动。
“把所有相关标的加入实时盯市列表。”他说,“一旦出现五分钟级别放量破位,立即触发二级响应。”
“已经设置完毕。”周婷确认。
李航则重新打开攻击溯源面板,尽管当前无异常流量,但他仍将银锚资本的关联IP段加入动态观察池。他知道,金融战场与网络战场早已交织在一起,一次交易指令的背后,可能是整套基础设施的博弈。
主控室内,服务器阵列指示灯规律闪烁,如同静默守夜的哨兵。三人各司其职,谁也没有离开岗位。
就在此时,系统警报轻微震动了一下。并非攻击信号,而是来自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一条异常报价更新——某只深度虚值看跌期权的隐含波动率,在三十秒内从47跳升至89。
李航迅速定位来源合约,发现其挂钩标的正是银锚资本重仓的那只半导体股。
“有人在偷偷布局尾部风险。”他说。
陈帆站起身,走到他的身后,看着那条陡然拉升的曲线。
“不是偷偷。”他语气平静,“是故意让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