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杠杆的破碎之声 (第2/3页)
架构掩盖实际控制权。”
张磊插话:“我刚检查过物理线路,旧终端的拨号链路稳定,但带宽只剩不到二十千字节每秒。如果我们现在发起大规模操作,系统响应会滞后至少四十秒。”
“所以不能大规模操作。”陈帆看着那张星图,“但我们能精准点火。”
他站起身,走到另一台终端前,输入权限密钥,打开了系统中的政策情报库。这是他通过海外学术合作渠道获取的非密文件集,包含各国监管机构内部研讨摘要。
“周婷,帮我提取近两周银监会会议纪要里的关键词频次变化。”
周婷快速上传文档,启动语义分析程序。几分钟后,几组词汇跳出高亮框:“去杠杆试点”“表外穿透”“流动性管控优先级提升”。
“有人在推动收紧金融机构的杠杆上限。”她皱眉,“但这还没形成正式文件。”
“已经够了。”陈帆打开另一个界面,接入由合作方提供的美联储FOMC会议议程草案。这份非公开资料标注发布时间为72小时后,议题清单中赫然写着:“跨境金融机构杠杆信息披露机制优化方案”。
“他们不是单纯想拉高市场情绪。”他声音沉了下来,“他们是算准了政策节点。三天后,一旦草案公布,所有依赖高杠杆运作的资金池都会面临强制降仓。对手现在疯狂推升指数,就是为了在这之前逼我们爆仓。”
房间里安静了一瞬。
“也就是说,”李航缓缓道,“他们自己也在玩火。那些分散账户里的资金,很可能也是加了五倍甚至十倍杠杆进来的。”
“对。”陈帆点头,“1:5的杠杆率,撑不了多久。只要政策一出,市场信心逆转,他们的资金链就会先裂。”
周婷立即调出压力测试模块,模拟不同杠杆水平下的平仓阈值。结果显示,若纳斯达克单日跌幅超过4%,多数高杠杆账户将在两小时内触发强制清算。
“我们可以等。”她说,“等政策发布,等他们自己崩。”
“前提是,我们还能等到那时候。”陈帆看向保证金监控面板,缺口仍在扩大,虽然速度放缓,但数字已逼近一百三十万美元。
“还有一个问题。”李航突然出声,“刚才系统标记一笔异常转账——某国有银行华南分行,在凌晨两点十七分向SPV-LUX-ALPHA注资三点七亿美元。这笔交易没有出现在央行结算日志里。”
“绕开了报送?”周婷调出SWIFT报文监测模块,逐帧比对传输格式。她发现部分字段被替换为测试环境编码,伪装成系统调试流量。
“技术性规避。”她确认,“他们用了银行内部的测试通道走账,逃避实时监控。”
陈帆眼神一凝。这意味着背后可能有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