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88 自建服务器农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88 自建服务器农场 (第2/3页)

    凌晨四点,最后一台服务器完成上架。陈帆按下总闸开关,机房内瞬间响起整齐的风扇声。指示灯逐一亮起,红绿交错,像是被唤醒的生命体征。

    “供电正常。”张远看着电流表读数,“电压稳定,温度初始值二十三度。”

    “网络通了。”李阳敲击键盘,ping通了远程管理地址,“SSH可以登录,但Web控制台打不开。”

    陈帆接过键盘,尝试访问虚拟化平台界面,页面加载失败。

    “可能是防火墙策略。”李阳调出日志,“让我看看iptables规则。”

    几分钟后,他找到了问题:“SSH端口被误封了,应该是镜像模板的安全策略没改。”

    张远立刻修正规则,重建连接隧道。陈帆重新登录,终于看到了KVM管理界面。

    “创建第一个虚拟机。”他说。

    李阳输入指令,选择资源配置:2核CPU、8GB内存、100GB磁盘。系统开始初始化。

    几秒后,状态栏显示“Running”。

    “成功了。”李阳松了口气。

    接下来三个小时,他们陆续创建了二十个轻量级实例。每个实例对应一个子系统模块:行情采集、数据清洗、模型运算、风险监控、交易执行、日志归档……

    “现在就算主控台炸了,其他节点也能自动接管。”李阳靠在椅背上,盯着满屏的运行状态,“这不再是依赖单一设备的系统,而是一个集群。”

    陈帆没有回应。他正在调取机房摄像头画面,切换到俯视视角。七台服务器排列整齐,指示灯规律闪烁,像一片微缩的星群。

    他打开远程监控面板,逐项查看各节点负载情况。CPU平均占用率37%,内存使用可控,网络延迟低于毫秒级。所有服务进程均处于活跃状态。

    “试试远程重启。”他说。

    李阳执行命令。三秒后,目标虚拟机重新上线,服务自动恢复,未丢失任何数据包。

    “容错机制有效。”张远记录下响应时间,“从断电到重启完成,预计不超过九十秒。”

    “还不够。”陈帆摇头,“下次要做到六十秒内全自动恢复,包括数据库同步。”

    李阳点头:“我可以优化心跳检测频率,缩短故障判定窗口。”

    张远忽然指着温控面板:“温度升到二十八度了,风扇转速得调高。”

    “先加一组外置散热。”陈帆说,“下周装温湿度报警,再接一条独立电源线路。”

    三人继续调试各项参数。李阳编写自动化脚本,设定每日凌晨三点执行全量备份;张远整理设备清单,标记每台服务器的用途和责任人;陈帆则重新规划IP地址段,为未来扩展预留空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