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77 Level-2数据深度解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77 Level-2数据深度解析 (第2/3页)

evel-2数据显示,所有买单中,98%集中在五十手以下,而买一的九千九百九十九手挂单每隔三十秒就撤掉重挂,从未真正吃进筹码。

    “只有架子,没有实单。”陈帆盯着盘口变化,“这不是拉升,是画饼。”

    李阳的模块在9点42分发出正式预警:**检测到程序化托单行为,短期回调概率87.3%**。

    交易室陷入短暂沉默。此前的所有决策都基于基本面或技术指标,这是第一次仅凭盘口细节决定方向。一旦判断失误,不仅会亏损,还会动摇新模块的可信度。

    “仓位多少?”陈帆问。

    “按风控上限,两成。”李阳回答,“止损设1.5%。”

    “做空。”陈帆直接拍板,“融券额度够吗?”

    张远已经在操作界面输入指令:“够,可以拿下八万股。”

    委托成功发出,系统自动拆分成十六笔两千股的小单,间隔五分钟释放一笔。第一笔成交价14.63元,股价当时还在微幅上扬。

    十五分钟后,异动出现。原本稳在买一的大额托单突然消失,紧接着三笔五千手以上的卖单砸下,价格应声跌破分时均线。不到十分钟,跌幅扩大至3%,市场情绪急转直下。

    “他们在出货。”张远盯着逐笔成交,“这才是真实的抛压。”

    后续几笔融券单陆续成交,均价落在14.50元区间。到中午收盘,该股跌至13.95元,团队账面浮盈接近四万元。

    “吃掉了全部波动空间。”李阳看着收益曲线,“而且是在市场普遍看多的情况下。”

    陈帆没笑。他重新调出早盘的盘口录像,慢速播放那几次万手挂撤的过程。“以前我们看不到这些,所以只能等价格变了才反应。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看到了动作,就能预判结果。”

    下午开盘后,主力试图再度拉高,再次挂出9999手买单。但这次,系统早已标记其为惯用手法,没有再发出任何误判信号。不到二十分钟,同样的剧本重演——托单撤离,抛压涌出,股价加速跳水。最终收盘跌幅定格在7.8%。

    “这不是运气。”张远调出模块运行日志,“是模式识别。同样的手法,在过去两周至少出现了十三次,我们之前全都错过了。”

    这句话让整个交易室安静下来。

    他们曾以为自己已经建立了严密的监控体系,可直到接入Level-2数据,才发现还有大量隐藏信息从未被捕获。那些被忽略的挂单节奏、撤单频率、对倒规模,其实早就透露了主力的真实意图。

    “原来的系统依赖的是结果数据——涨了多少,成交量多少。”李阳总结道,“但现在我们拿到了过程数据——他们是怎么做的。”

    陈帆下令将“盘口语言解读模块”设为独立子系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