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68 接口露操盘痕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068 接口露操盘痕迹 (第3/3页)

划列表,定时器设定为每刻钟执行一轮扫描。当测试运行成功后,一个红色边框的弹窗模拟出现:

    【主力动向预警】

    标的:中兴通讯(000063)

    风险等级:高

    触发条件:检测到连续对倒行为(模式匹配度92%)

    建议动作:暂停建仓,评估持仓

    张远盯着那个弹窗看了很久。他想起两天前建仓浦发银行时的信心满满,那种基于数据推演的笃定感曾让他以为掌握了市场的规律。可今天这一课告诉他,数据本身也可能被操纵,表面的趋势背后藏着看不见的手。

    “我们之前太依赖结果导向了。”他说,“涨了就是好信号,跌了才找原因。但现在有了接口,能看到更多中间环节。”

    “这才是真正的优势。”陈帆说,“别人看K线,我们看订单流。别人信图形,我们信行为。”

    李阳调试完最后一个参数,点击保存。代码库同步更新,新模块正式上线。此时已是下午两点十八分,距离中兴通讯暴跌已过去近一个小时,跌幅扩大至9.3%,多家券商紧急下调评级。

    操作室内一片安静。三块屏幕各自显示着不同的信息流:左侧是仍在正常运行的套利模块状态,中间是刚刚完成的风险规避记录,右侧则是新引擎生成的第一份实战简报。

    陈帆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节奏平稳。他知道,这次避险成功不只是因为发现了异常,而是整个团队的认知发生了转变——从被动响应走向主动侦测,从依赖模型输出转向深挖数据源头。

    “接下来。”他开口,“所有新接入的接口都要做一层行为解析。不能只拿来用,得知道它能揭示什么,又可能隐藏什么。”

    张远点头,打开自己的工作台,准备回测过去三个月内其他疑似对倒案例。李阳则继续优化脚本效率,尝试将扫描耗时压缩到三十秒以内。

    就在此时,系统右下角闪过一道浅黄色提示条:

    【新增监控任务完成初始化】

    主力动向分析引擎开始全时段运行

    紧接着,数据库日志显示第一条实时扫描任务已启动,目标列表包含当前持仓的全部七只个股。

    李阳伸手调整了一下耳机位置,目光重新落回屏幕。代码行正在自动滚动,一条新的函数分支被创建,命名为“multi_session_correlation_check”。

    他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正要输入下一行判定条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