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61 动态IP攻防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61 动态IP攻防战 (第2/3页)

狂刷出“Connection Reset by Peer”,所有正在活动的节点几乎在同一时间失去响应。

    “全被封了?”张远猛地站起来,“这才几分钟!”

    陈帆迅速调出失败记录的时间轴,眉头一沉。“不对……这批IP是在三分钟内集中失效的。说明对方不只是封单个地址,而是追踪到了整个代理组的行为关联。”

    “问题出在哪?”李阳问。

    “出在我写的验证逻辑。”张远脸色变了。他翻出自己刚才的脚本,一行行检查,“我把测试成功的IP直接标记为‘健康’,没加二次验证。有些节点其实是中转网关,真实出口早就变了——我们等于一直在用一组已经被标记过的旧路径。”

    陈帆沉默片刻,下令:“停掉所有主动抓取任务,只保留最低频次的心跳探测,频率拉到每五分钟一次,每个IP只用一次。”

    “不能再暴露更多资源。”他说。

    李阳立刻修改调度策略,关闭批量任务队列。同时,他调用SGI集群底层权限,尝试从校园网段动态生成临时虚拟出口。这种操作原本用于内部负载均衡,但从技术原理上看,可以模拟出多个独立访问源。

    “如果能绕过公网IP绑定,就能让每次请求看起来来自不同设备。”他说。

    “那就试。”陈帆盯着主屏,“但我们不能等太久。四川长虹的数据今天必须拿到,不然模型输入缺环,后续推演全得推迟。”

    李阳不再多言,开始编写新的轮换脚本。这次他弃用了传统代理池模式,改为直接调用集群资源池,让每一台计算节点承担一个独立请求任务。每个节点启用独立会话环境,随机化请求头、时间间隔和Cookie状态,并在完成任务后立即释放网络句柄。

    张远也没闲着。他把之前OCR模块里的轻量级页面分析功能拆解出来,接入代理链前端,用于判断返回内容是否真实有效。“有些IP虽然能连上,但服务器可能返回假页面或者跳转陷阱。我们要能第一时间识别出来。”

    凌晨六点十七分,新系统首次联调。

    第一轮测试仅启用十个节点,每十五秒触发一次请求,目标是东方财富网的公开行情摘要页。第一个IP成功获取数据,第二个失败,第三个通过,第四个被拦截……到第十个时,已有六个返回真实JSON包。

    “不算稳,但有希望。”张远低声说。

    李阳继续优化调度算法,在脚本中加入动态权重机制:根据各节点的历史成功率自动调整使用频率,**险IP自动降权,低延迟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