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 长虹数据惊变 (第2/3页)
只剩下键盘敲击声。陈帆不断调试参数,发现原始MACD计算周期沿用的是通用12/26/9设置,对长周期个股反应滞后。他改为10/20/5,缩短响应延迟。
凌晨一点,首次测试运行。系统扫描验证集,七例中识别出六例,漏判一次——那次背离幅度极小,价格仅高出前峰0.7%,MACD面积差异不足8%。
“误差在哪?”张远凑过来。
“阈值设太高。”陈帆调出数据对比,“我们要求价格差必须超1.5%,但有些主力出货很隐蔽,小幅拉高就能骗到散户。”
他修改条件,将价格差异下限降至1.0%,同时增加成交量权重:若第二峰成交量大于第一峰,但MACD面积缩小超过10%,也触发预警。
三点十七分,第二次回测开始。
屏幕上滚动着匹配结果。第一例,命中;第二例,命中;第三例……跳过。
“怎么又漏了?”张远皱眉。
陈帆暂停程序,查看原始K线。那天下跌前有两轮冲高,系统只抓了最后一个峰,忽略了前一个更明显的背离结构。
“问题在连续性判断。”他说,“得加上‘最近一次背离未解除前,禁止重复报警’的锁机制,避免干扰。”
李阳补充:“还要加时间间隔过滤,防止同一信号反复触发。”
四点整,新版模块编译完成。第三次回测启动。
这一次,七例全部命中,误报率为零。准确率89.6%。
“可以用了。”李阳松了口气,靠在椅背上。
陈帆立即将模块嵌入主系统,设定每小时扫描一次A股主板个股,优先筛查流通市值前五十的蓝筹股。五分钟后,首条预警弹出:四川长虹,顶背离确认,建议减仓。
“现在怎么办?”张远问。
“通知社团。”陈帆打开内部通讯列表,“所有持有长虹的成员,立即准备减仓。”
“就这么发出去?”张远迟疑,“凭一个图形?万一它是洗盘呢?你看大盘还在涨。”
“不是凭一个图形。”陈帆调出回测报告,“过去五年,这种形态出现七次,六次三天内跌幅超10%。这不是猜测,是统计规律。”
“可这次不一样……”
“每次人都说不一样。”陈帆打断,“但数据不会骗人。我们不做预测,只做应对。”
他拟定策略:分三批卖出。今日抛30%,明日再出40%,最后10%观察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