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47 ISDN的畅通:速度的飞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47 ISDN的畅通:速度的飞跃 (第2/3页)

等待整批数据,而是采用事件驱动方式:一旦接收到新的行情包,立即提取关键字段,对价格趋势做局部重算,并更新输出结果。

    “现在,它会随时反应。”他敲下最后一行代码,按下编译。

    系统重新加载模块,主界面的预测曲线开始以更密集的频率跳动。每一笔成交价变动后,虚线轨迹平均在7秒内完成修正。

    林悦盯着屏幕角落的时间差标注:输入时间 10:23:41.2,输出时间 10:23:48.1。延迟压缩到了7秒。

    “够快了。”她说。

    “还不够。”陈帆调出图形渲染层代码,“人眼看到的,才是真实的响应速度。”

    前端页面仍用的是早期ASP框架,每次刷新都要重新生成整个图表,耗时严重。他在客户端加入一层轻量级缓存,预先加载最近5秒的价格趋势,在本地模拟出动态延伸效果。虽然实际计算仍在后台进行,但视觉上已接近实时追踪。

    项目负责人上午十一点赶到实验室。他没带其他人,手里拎着一份打印的测试计划表。

    “我听说你们换了专线?”他站到主控台前,目光落在显示器上不断跳动的曲线。

    “刚通。”陈帆调出实时监控面板,“目前每秒接收20条数据,预测延迟控制在10秒以内。”

    负责人眯起眼:“比卫星行情快?”

    “传统卫星推送有编码、上行、转发、解码四道环节,端到端延迟普遍在15秒以上。”林悦在一旁补充,“我们直连交易所前置机,路径更短。”

    负责人没说话,只是盯着“陆家嘴”的模拟交易窗口。系统刚刚发出买入信号——早盘量能突增,价格突破昨日高点,委托买盘持续加码。信号发出后第9秒,股价开始拉升。

    “试试压力情况。”

    陈帆启动全速测试,将过去一周的高频波动行情导入模拟环境。系统开始连续接收密集数据流,预测模块高频响应。

    运行到第三分钟,异常出现了。

    一条来自某营业部的错误报单混入数据流:一笔“陆家嘴”的成交价被录为**999.99元**,瞬间拉高均价。预测曲线剧烈上扬,几乎触达自动止损阈值。

    “要爆了!”负责人脱口而出。

    陈帆迅速调出过滤规则模板,参考林悦之前整理的手册内容,在数据预处理层插入标准差校验逻辑:任何偏离过去一分钟均值三个σ以上的数值,自动标记为异常并剔除。

    程序重新运行,那条千位级报价被精准拦截。预测曲线恢复平稳,仅在数据抖动瞬间出现轻微波动,随即回归正常轨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