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算力的释放:模型的进化 (第2/3页)
九十以上,系统弹出警告:“虚拟内存不足,进程已终止。”
他盯着报错信息,手指在键盘上顿了两秒。奔腾III 800MHz的处理器性能足够,但512MB内存必须精打细算。他关闭远程访问端口,暂停所有非必要后台服务,释放出128MB可用空间。随后修改模型参数,将原始数据分块处理,启用增量学习模式。
重新运行。
进度条缓慢推进,CPU使用率稳定在75%左右。他调出资源监控面板,观察内存波动曲线。二十分钟后,负载趋于平稳,任务进入最后阶段。
三十分钟后,屏幕中央跳出绿色提示:“Prediction Complete”。
他靠回椅背,闭眼两秒,再睁眼时已恢复冷静。这是第一次,整个预测流程在半小时内完成——此前在旧设备上,同样的任务需要两个小时。
他立即调取输出结果。模型对近期市场趋势的判断清晰呈现:波动加剧,资金活跃度上升,政策信号密集释放。一条加粗红线标注出关键节点——“5月19日前后,存在显著上涨概率”。
他放大该区间数据,发现模型不仅捕捉到了成交量异动,还识别出多只蓝筹股同步出现买入信号。这不是简单的历史拟合,而是基于多个维度变量的综合推演。
他决定做一次回测验证。
输入1998年5月1日至15日的全部市场数据,启动独立测试任务。这一次,他手动锁定了外部变量干扰,仅保留基本面与交易行为参数。四十分钟后,结果返回。
屏幕上,一个红色标记赫然浮现:“政策利好窗口期:5月19日前后,上证指数涨幅≥5%”。
他盯着这行字,眉头微蹙。这个结论太精确了,几乎像是预知未来。他怀疑是否因训练集包含后续数据导致泄露,或是权重分配过度倾斜某一变量。
他清空缓存,换用另一组独立样本进行三次重复测试。每次调整初始参数,避免路径依赖。三次结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