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25 行长的考验:实战的预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25 行长的考验:实战的预测 (第2/3页)

7.2%。

    轮到自由讨论环节。

    陈帆抬起手。

    有人扭头看他,眼神带着疑惑。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问:“你是哪个部门的?”

    “实习生。”他说,“但我有不同看法。”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林国栋没阻止,只轻轻点了下头。

    陈帆站起身,将笔记本接到投影仪。画面切换,出现一张简洁的折线图。他指着那条红色虚线:“我认为,本季度信贷增长会显著低于预期,最终落在4.8%左右。”

    有人笑了。

    “4.8%?”研究部主任皱眉,“这个数字怎么来的?模型?样本量多少?训练周期多长?”

    “不是神经网络。”陈帆答,“是基于回归分析的结果。输入变量只有三个:工业增加值同比变化、央行基础货币净投放量、以及过去三个月平均贷款审批时长。”

    “这些数据你从哪获取的?”另一个人问。

    “财政公报、人民银行公开数据、再加上我跟踪的五家重点分行审批记录抽样。”

    “抽样?”风控主管冷笑,“你就靠几个分行的数据做全国推断?太主观了吧。”

    “主观不主观,看相关性。”陈帆调出另一张图表,“过去八个季度,这三个变量与实际信贷增量的相关系数为0.81。模型回测误差不超过0.3个百分点。”

    他顿了顿,“现在的情况是,工业增加值连续两个月下滑,基础货币投放趋缓,而审批周期明显拉长——这三点都在指向信贷扩张动能减弱。”

    “可我们看到的是项目申报激增!”研究部主任提高音量,“各地都在报新计划,银行排队放款都来不及,你怎么得出收缩结论?”

    “申报不等于落地。”陈帆说,“资金拨付进度滞后于立项速度。一季度财政支出增速只有2.1%,远低于国民经济产量名义增速。这意味着很多项目还没拿到钱,银行自然无法放贷。”

    会议室再次安静。

    有人低头翻资料,似乎在核对数据。有人交换眼神,神情复杂。

    林国栋一直没说话。他靠在椅背上,指尖轻轻敲着桌面。

    片刻后,技术部的一位工程师开口:“你说的审批周期……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

    “我统计了华东六家分行的平均处理时间。”陈帆打开明细表,“去年四季度平均是七天,今年三月延长到十一天。流程变慢,反映的是银行内部风控趋严,也说明信贷资源正在收紧。”

    “那你这个模型……能实时更新吗?”

    “可以。”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