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U盘的代价:林悦的秘密 (第2/3页)
被说服。他是体制内的人,习惯从漏洞入手,从逻辑链条中找出断裂点。
“我不是抄的。”他说。
“那是怎么来的?”
“我自己录的。每天早上六点去报亭买《中国证券报》,剪下交易数据,手动输入系统。政策信息从广播、新闻联播、政府公告里摘录。有些数据确实没公开,但我能找到线索——比如券商营业部张贴的日报,或者财经杂志的延迟刊载。”
林国栋冷笑一声:“三年的数据量,靠一个人手录?你当我是第一天做风控?”
“我没说容易。”陈帆抬起头,“我每天睡四个小时,吃饭的时候都在核对数字。错过一天,模型就会偏差。所以我不能停。”
“那你图什么?”林国栋声音陡然提高,“没有账户,没有资金渠道,连证券交易资格都没有!你建这个库,到底想干什么?”
陈帆闭了闭眼。
这句话击中了他。不是质疑技术,而是直指动机——那个藏在所有计算背后的真正原因。
他慢慢从包里取出自己的笔记本,翻到一页空白处,写下一行字:
**1998年5月19日,政策利好释放,股市将迎来三年最大涨幅。**
然后推过去。
林国栋盯着那行字,眉头锁紧:“这是预测?”
“不是。”陈帆摇头,“是回忆。”
房间里安静下来。
“我来自2023年。”他说得平静,“那时候我已经三十岁,是金融分析师。一场意外让我回到十八岁这一年。我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国企改革深化、住房制度转型、互联网泡沫、股改、四万亿……每一个节点都会改变一批人的命运。”
林国栋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
“我没有背景,没有资源。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这些记忆。但我不能直接说‘明天要涨’,没人会信。所以我做了这个系统——把未来的规律,伪装成过去的统计结果。让它看起来像是分析出来的,而不是预知的。”
他说完,不再看对方表情,只是静静坐着。
时间仿佛停滞。
林国栋没有笑,也没有拍桌怒斥。他缓缓合上那本笔记,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还在跳动的K线图上。那是陈帆带来的演示文件,实时模拟着今日大盘走势。
“你说你能记得未来?”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那你告诉我,今年人民银行会不会降息?”
“会。”陈帆答得毫不犹豫,“四月十五日,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零点五个百分点。紧接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