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医路传承,爱满人间(下) (第2/3页)
能更好地帮患者。”
肖砚立刻答应下来,挂了电话就去找肖宁和陆晓冉:“钟老师邀请咱们去广州讲课,晓冉也一起去,正好跟全国的专家多交流交流。”陆晓冉眼睛一亮,兴奋地说:“真的吗?我早就想跟钟爷爷学习了,这次一定要好好记笔记!”
培训班举办的那天,肖砚和肖宁分别分享了“社区随访点建设经验”和“重症患者康复方案”,陆晓冉则作为年轻医生代表,讲了自己在随访门诊的实习心得——“我以前觉得医生只要把病治好就行,后来才明白,有时候一句安慰的话、一个耐心的解释,比药物更能让患者安心。”
台下的钟院士听得频频点头,在提问环节特意说:“晓冉说得很好,‘治身先治心’,这是咱们从医的根本。现在很多年轻医生技术好,但容易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你们要多向晓冉学习,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
培训班结束后,钟院士特意留下肖砚一家,带他们参观自己的实验室。看着实验室里忙碌的科研人员,钟院士语重心长地说:“医学是不断进步的,你们不仅要做好临床工作,还要多思考、多总结,把抗疫的经验转化成科研成果,这样才能帮助更多人。比如你们的社区随访模式,就可以写成论文,让更多医院参考;晓冉在门诊遇到的案例,也可以整理出来,为年轻医生提供借鉴。”
陆晓冉认真地记在笔记本上:“钟爷爷,我记住了,以后我会多观察、多总结,不仅要当好医生,还要把经验分享给更多人。”
从广州回来后,陆晓冉开始整理自己的实习笔记,肖宁帮她修改,肖砚则帮她联系期刊,鼓励她把笔记写成论文。陆则安笑着说:“咱们家现在不仅有医生、有外交官,以后还要出个医学作家呢!”
年底,陆晓冉的论文顺利发表,题目是《社区随访门诊中年轻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发表那天,她特意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