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冬去春来,薪火绵长 (第2/3页)
跑,让大家看看,咱们不仅能治病,还能跑得动、过得好!”
挂了电话,联谊会的气氛更热烈了。有患者自告奋勇唱京剧,有志愿者分享康复经验,陆晓舟还带着几个年轻患者打了场迷你篮球赛,院子里满是笑声。肖砚看着眼前的场景,突然觉得,这场战疫留下的最好礼物,不是治愈了多少患者,而是让更多人学会了“守望相助”——医护人员守护患者,患者守护彼此,就像一束光点亮另一束光,最终汇成了温暖的星河。
元旦前夕,陆则安从国外出差回来,带回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外交部门汇编的《抗疫外交纪实》,里面收录了他在武汉协调物资的日记,还有肖宁穿着防护服的照片,扉页上写着“献给每一位为平安而战的普通人”。
“这本书要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陆则安把书递给孩子们,“以后你们长大了,看到它就会知道,当年你们的爸爸妈妈、小姨,还有很多陌生人,一起为了守护这个家,拼过命。”
陆晓冉接过书,认真地说:“爸,我明年就要去医学院报到了,我想选呼吸科,跟妈妈和小姨一样,帮更多人呼吸到新鲜空气。”陆晓舟也跟着点头:“我也要考医学院,还要练篮球,以后不仅能治病,还能教患者打球康复!”
肖砚看着孩子们坚定的眼神,心里满是欣慰。她想起自己十八岁时,也是这样抱着“治病救人”的初心走进医学院,如今,这份初心不仅在她和肖宁身上延续,还在孩子们心里发了芽。她从口袋里掏出怀表,轻轻放在桌上:“这是钟老师送给我的,上面写着‘医者仁心,守正笃实’。以后,它要传给你们,不管你们以后做什么,都要记得,心里装着别人,就是最珍贵的初心。”
春节前,肖砚一家去了武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