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烟火寻常,山河无恙 (第2/3页)
”
客厅里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笑声。陆晓舟拍着篮球说:“妈,我也要当医生,跟你和小姨一起!”陆晓阳举着积木喊:“我也要!我要给医生阿姨搭大房子!”
肖砚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模样,突然想起钟南山院士送她的那块怀表。她从口袋里掏出来,放在茶几上,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表盘上,“医者仁心,守正笃实”八个字泛着暖光。“钟老师昨天给我打电话,说武汉的方舱医院全关了,全国的新增病例越来越少,让我们别松劲,还要守好常态化防控的关口。”她顿了顿,看向陆则安,“你那边呢?国际物资协调还需要忙多久?”
“外交部已经成立了长期协调机制,我不用再常驻武汉了。”陆则安拿起怀表,轻轻摩挲着背面,“不过接下来要对接各国的疫苗合作,可能还要出差,但这次能带着你和孩子们一起,忙完了就去当地转转。”
“好啊!”肖宁眼睛一亮,“我想去广州看钟老师,顺便吃早茶,上次在武汉跟他视频,他还说要请我吃虾饺呢!”
晚饭时,餐桌上摆得满满当当:炸酱面冒着热气,酱肘子色泽红亮,陆晓冉做的糖醋排骨撒了芝麻,肖宁拌的拍黄瓜清爽解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没人提武汉方舱里的不眠夜,没人说北京隔离病区的紧张,只聊着陆晓冉的高考志愿,陆晓舟的篮球比赛,陆晓阳幼儿园的新老师,还有陈默回来后要一起去的温泉民宿。
吃到一半,肖砚的手机又响了,是医院工作群里的消息:年轻护士小李发了张照片,照片里她穿着白大褂,站在重新开放的儿科门诊前,怀里抱着一个刚退烧的孩子,孩子妈妈举着锦旗,笑得眉眼弯弯。配文写着:“今天又收到锦旗啦,突然觉得所有的累都值了!”
肖砚把照片转给大家看,肖宁笑着说:“这丫头,在武汉的时候天天哭鼻子,说怕自己挺不下来,现在倒成了科室的小骨干了。”
“不止她。”肖砚想起这两个月里的点点滴滴,后勤科的师傅们24小时搬物资,感染科的张主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