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双线承压,微光成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章 双线承压,微光成炬 (第2/3页)

运输,应该能快一点。”

    “好,我现在就去联系。”肖宁抹了把眼睛,勉强笑了笑,“对了,陈默昨天给我寄了一箱暖宝宝,说北京冷,让我给你留一半,我已经让返程的同事带回去了,你记得收。还有,他说外交部正在协调国际捐赠的口罩,大概下周能到武汉,到时候我分一些给其他方舱医院。”

    “知道了,你自己也多贴点暖宝宝,武汉比北京湿冷,别冻着。”肖砚叮嘱道,“今天一定要抽时间睡一会儿,哪怕只睡两个小时,不然身体扛不住。”

    挂了视频,肖砚刚想站起来,一阵眩晕突然袭来,她赶紧扶住桌子才站稳。最近这几天,她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白天要统筹医院的诊疗、协调物资,晚上还要跟武汉、广州的专家开视频会,有时候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身体早就发出了警报。

    “肖院,您没事吧?”院办主任正好路过,看到她脸色苍白,赶紧递过来一杯温水,“您已经三天没好好休息了,刚才副院长还说,让您今天下午回家歇会儿,医院的事他先盯着。”

    “不用,现在正是关键时候,我走不开。”肖砚接过水杯,喝了两口,感觉稍微舒服了些,“对了,给医疗队队员家属的慰问品送过去了吗?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一定要多问问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都送过去了,有几个家属说家里的菜不够了,我们已经让后勤科安排人送过去。还有肖宁主任家,陈默先生说不用帮忙,他自己能照顾好自己。”院办主任汇报着,又递过来一份文件,“这是今天新报名支援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名单,连刚休完产假的护士都报了名。”

    肖砚翻开名单,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眼眶突然有些发热。这些天,她看到太多让人感动的画面:年轻的医生主动申请住进医院,半个月没回家;护士们为了节省防护服,少喝水、少上厕所,甚至穿着纸尿裤上班;后勤科的师傅们24小时待命,不管多晚,只要有物资到,立刻就卸货分发。他们都是普通人,却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座城市。

    中午十二点,肖砚终于有空吃午饭,刚拿起筷子,手机又响了,是小儿子陆晓舟打来的。“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呀?姐姐今天要上网课,让我自己热牛奶,我把牛奶热糊了,还烫到了手。”陆晓舟的声音带着委屈,还有点哭腔。

    肖砚的心一下子揪紧了,赶紧问:“手烫得严重吗?有没有用冷水冲?姐姐呢?让姐姐接电话。”

    “姐姐在写作业,她说让我自己处理。”陆晓舟小声说,“妈妈,我想你了,你能不能回家陪我吃顿饭?”

    肖砚的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她想起自己答应过陆晓舟,等他期末考试结束,带他去看篮球比赛,可现在别说看比赛,就连陪他吃顿饭都做不到。“晓舟乖,妈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