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风雪驰援,家国同频 (第2/3页)
然也要去武汉,而且还是跟肖宁同一班飞机。她的心里又担心又骄傲,担心他们的安全,骄傲他们在关键时刻都选择挺身而出。“那你路上一定要小心,到了武汉记得跟我报平安。”她顿了顿,“孩子们那边我会跟他们说,你不用操心。另外,你跟肖宁在飞机上互相照应着点,她这两天没休息好,你多提醒她睡一会儿。”
“我知道,你放心。”陆则安的声音温柔下来,“砚砚,家里和医院都靠你了,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别硬撑。要是太累了,就找副院长帮你分担点,别什么事都自己扛。”
“我没事,你不用担心我。”肖砚吸了吸鼻子,“好了,时间不早了,你赶紧收拾东西休息会儿,明天还要早起。”
挂了电话,肖砚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闪过很多画面:孩子们熟睡的脸庞、肖宁坚定的眼神、陆则安温柔的叮嘱,还有医院里忙碌的同事们。她知道,从明天开始,她就要一个人扛起家里和医院的重担,既要照顾好孩子们,又要统筹医院的防疫工作,还要时刻关注武汉前线的情况。但她没有退缩,因为她是医生,是军人,是妻子,是母亲,更是无数患者的希望。
第二天早上七点,医院广场上已经站满了医疗队队员。他们穿着统一的蓝色防护服,背着背包,脸上带着坚定的神色。肖砚站在队伍前面,手里拿着扩音喇叭:“各位战友,今天你们就要奔赴武汉前线,那里有需要我们的患者,有等待我们的同胞。我知道这次任务艰巨,但我相信,凭借你们的专业和勇气,一定能打赢这场硬仗。记住,你们不仅是北京军区总医院的骄傲,更是国家的骄傲。我在医院等你们平安归来!”
“请肖院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队员们齐声喊道,声音洪亮,响彻广场。
七点半,车队准时出发。肖砚站在医院门口,看着车队缓缓驶离,直到消失在视线里。她拿出手机,给陆则安发了条消息:“路上小心,照顾好自己和肖宁。”
没过多久,陆则安回复了消息:“放心,我们会的。你也多保重,记得按时吃饭。”
肖砚收起手机,转身回到医院。刚走进急诊楼,就看到儿科主任匆匆跑过来:“肖院,不好了,发热门诊刚才接诊了一个三岁的孩子,体温39.5度,家长说孩子一周前跟武汉来的亲戚接触过,现在孩子已经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我们怀疑是疑似病例。”
肖砚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立刻把孩子转到隔离病区,安排呼吸科和儿科专家会诊,做好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的准备。另外,立刻联系疾控中心,对孩子的家长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和核酸检测。”
“好,我现在就去办。”儿科主任转身跑走。
肖砚快步走向隔离病区,心里的弦绷得更紧了。她知道,武汉的疫情已经开始向北京蔓延,医院的防疫压力越来越大,她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能守住这道防线。
隔离病区里,孩子已经被送到负压病房,医护人员正在给孩子做检查。肖砚穿上防护服,走进病房,看到孩子躺在床上,小脸通红,呼吸急促,眉头紧紧皱着,看起来很不舒服。孩子的妈妈坐在床边,眼泪不停地往下掉,嘴里念叨着:“都怪我,要是我不让孩子跟亲戚接触,孩子就不会这样了。”
肖砚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孩子妈妈的肩膀:“你别太自责,现在最重要的是配合治疗,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孩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她看向旁边的医生,“孩子的情况怎么样?血氧饱和度多少?”
“血氧饱和度85%,已经低于正常水平,肺部CT显示有磨玻璃影,符合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医生递过检查报告,“我们已经给孩子用上了抗病毒药物和呼吸机,现在正在等待核酸检测结果。”
肖砚点点头,走到病床边,看着孩子难受的样子,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