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仁义的代名词 (第3/3页)
了太多,但是电视台这里他还是能出点力气的,报社的影响力不够,得上电视台扩大宋先生的名气。
得让大家都知道宋先生干了什么好事!
捐赠百所小学的事情热度还没下去,又出了这么一个帮扶计划,搞得热闹异常。
如果这年头有热搜的话,那高居榜首的必定是宋明言。
即便没有,大家聊天的话题大部分也都跟宋明言有关。
“这宋先生人也太好了吧,听说他是个m国人,还天天为咱们着想,又是捐款又是帮扶,咱们报纸就是得刊登这种好事,三天两头的报谁谁谁成了万元户,那有什么好报的?成了万元户也没见他们做什么好事。”
“那不一样,人家宋明言钱多,那些万元户咱们听起来也多,其实还不如人家大老板的一根腿毛。”
“钱多钱少怎么了?钱多有钱多的做法,钱少也有钱少的做法,没听他们捐过半个子。”
“你这个人,钱是人家自己赚的,想捐就捐,不想捐就不捐。”
当初负责调查宋明言的那位队长没有错过宋明言的信息。
看到宋明言在华国的一举一动,他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上头会说到此为止了。
梁德海得了招呼,要准备接待学习的技术员。
虽然那天参加会议的大部分都是日化厂,但是后面声势扩大后又接连去了好几个人,都想来参加这个帮扶计划。
有人来参考卫生标准,有人学习管理,也有人来学习技术,虽说宋明言的厂不多,但是生产线和各种机器绝对是最先进的一批。
第一批到的生产线已经换下来卖给了其他的厂子,现在全都是宋明言找关系托运回国的最新机器。
即使不是同行业的,也有可以学习参考的地方,这种机会在以前可没有。
打电话或者是亲自过来预约学习的名单越来越长,梁德海这边的电子手表也有不少人在排队等学习机会。
有了几年的管理经验,梁德海也越来越成熟,他划定了名额,一次过来学习的人并不多,他会找专门的技术人员带着他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