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和美 (第2/3页)
谨,俨然世家子弟风范。
姜若蓝眼睛蓦地一亮,像是窥见了什么不得了的趣事,转身几步轻跃至老者身边,牵起他的袖角轻轻摇晃,声音软糯带着娇憨:“师尊您瞧,姬炎哥哥人又俊、礼数又周到,不如就让他留下来陪我玩嘛?平日里总跟着师姐们修炼,闷都闷坏啦!”
“你这丫头,还是这么爱胡闹。”老者无奈摇头,手抚长须,眼中却漾开一片温慈,“一个姑娘家,整天没个正形,只晓得嬉戏玩闹,将来若走出宗门,遇上厉害角色,怕不是要吃亏的。”话虽似责备,语气却柔和如春风,分明藏不住宠爱。
“有姬炎哥哥在,我才不怕被人欺负呢!”姜若蓝扬起小巧的下巴,眼睛俏皮地一眨,话音里洋溢着全然的信任与几分天真的笃定——仿佛这位初见的小哥哥,已是她心中无所不能的守护者。
“休得胡闹。”老者神色蓦然转肃,方才的温和稍敛,语气中透出不容置疑的威仪,“为师对姬炎另有安排,岂容你随意儿戏。你先退下,莫要扰我正事。”
姜若蓝笑容微收,虽有些不情愿,却仍恭敬行礼:“是,弟子遵命。”起身时,她悄悄望向姬炎,飞快地吐了吐舌尖、眯起双眼,扮了个俏皮的鬼脸,这才转身跃出大殿。蓝白裙裾翩跹舞动,如蝶展翅,将她那份不染尘嚣的烂漫勾勒得淋漓尽致。人已远去,殿内却仿佛仍隐约回荡着她清灵的笑语,如风过铃动,余韵未绝。
姬炎望着姜若蓝翩然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由泛起一丝暖意,仿佛春风拂过冰封的湖面,荡开圈圈涟漪。然而这暖意尚未漫至心底,便骤然被老者那句“另有安排”打断。他眉间微微一蹙,如同晴空忽掠过一片薄云——这位看似慈和的师尊,仿佛早将一切纳入棋局,而自己,或许正是那枚悄然落定的棋子。
待殿内重归寂静,只余天光穿牖、尘埃轻舞,老者步履沉缓地走近。他那双曾望穿千山云霭的眼,此刻如古井映月,深邃而明澈,静静地落在姬炎身上。一声低沉而苍厚的话语,似自岁月深处传来,轻轻敲碎了满室宁静:“姬家小子,你为何执意要去那日月洞天与华莲寺?”
姬炎闻声垂首,指节无意识地收紧,方才因那少女而泛起的一丝明朗,顷刻间沉入凛然神色之中。他抬目之时目光清定如寒潭,语气恭谨却坚韧如竹:“晚辈承诺葬天前辈完成三件事。如今其一已了,尚余其二,须赴日月洞天与华莲寺。”言及“葬天”二字时,他眼中如有星火跃动,灼灼照人。
“小天这老小子……终究还是不肯消停。”老者轻吁一声,似叹似笑,那一声呼唤里载满了年深日久的怅惘与牵挂,犹如一阵风,吹动了记忆深处积尘的帘帷。他缓步踱至殿心,仰首望向穹顶交错层叠的雕梁,目光仿佛已穿越千载时光,回到某个血与火交织、笑与泪相融的遥远年月。“小天,你这手棋,如今是愈发深远莫测了啊……”他微微摇头,鬓边白发流转着清淡的银辉,如落满霜雪的松枝。随后他语锋一转,声音里添了几分沉厚与郑重:
“老夫姜善真,与你母亲灵凤夙,曾是年少贫贱之交。在那烽火连天、命如飘萍的乱世里……我们一同躲过追杀,共过生死。”
姬炎听到“灵凤夙”三字时,身躯猛地一震,仿佛一道无声惊雷劈入心底。他垂在身侧的双手不自觉地攥紧,指节根根绷出凛白。娘亲早逝,关于她的一切始终如雾中残影,模糊而遥远。如今乍闻眼前之人竟与娘亲有着深厚渊源,一股复杂情绪如潮涌起——既有猝不及防的震惊,亦有恍如隔世的亲切,就似干涸裂土忽逢甘霖,漫长黑夜中终于望见一豆灯火。
姜善真将他所有细微震动尽收眼底,目光中掠过一丝了然的温和,继续说道:“只是近来世道不宁,日月洞天与华莲寺表面清静无为,实则早已暗潮涌动。他们勾结域外势力,竟意图动摇上古封印——若放任不管,必致苍生陷劫、山河染血。”他语气渐转沉凝,周身散出一股渊渟岳峙般的威压,“既然你我有缘,我又与你母亲有旧,老夫便收你为亲传弟子,也算是对故人……有所交代。”
姬炎只觉得一股滚烫的热流自心口汹涌而起,顷刻间贯穿四肢百骸。激动与温暖汹涌交缠,几乎要溢出眼眶。他漂泊至今,从未敢想竟能遇见娘亲的故人,更未曾奢望能得此厚重机缘。多年独行的孤寂仿佛冰雪遇阳,悄然消融,一种久违的归属感如春风细雨,静静浸润他心中的每一处荒芜。
他再不多想,当即撩衣屈膝,郑重跪地,双手交叠额前,俯身行下三叩九拜之礼。声音因心潮翻涌而微带颤意,却字字清晰如玉石相击:“弟子姬炎,拜见师尊!定当恪守门规,勤修不辍——绝不辜负师尊厚望!”额头轻触冰冷地面,那一丝清寒反而让他更加清醒:这一切并非大梦,而是他命运真正的开始。
姜善真注视着姬炎恭敬的模样,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他袖袍轻扬,一股温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将姬炎徐徐托起。几乎同时,一卷古朴的经卷自他袖中翩然飞出——卷面暗金纹路流转,似有生命般隐隐起伏,仿佛封印着某种沉睡的力量,最终稳稳落于姬炎掌心。
“你已修习姬家秘术‘六合八荒’,此乃通天彻地之无上法门,玄奥至深。若能真正悟透其意、融会贯通,自有开天辟地、扭转乾坤之威能,这秘术老夫便不再多传。”他语声微顿,目光如深潭映月,静静落在那卷经籍之上,续道:“但这卷‘龙行天下’功法,刚猛凌厉,气势如龙腾九霄,正合你如今道心坚定、矢志前行之态。望你善自参悟,以龙威助道途。”
姬炎双手恭接,指尖方才触及卷面,便感一股磅礴气息扑面而来,恍若真龙低吟、震荡心神。他不再多言,蓦然双膝跪地,郑重叩首。声音清朗似金石相击,字字铿锵,如有烈火燃烧其间:“弟子叩谢师尊传功法之恩!自今日起,必当时刻勤修,夙夜不懈。他日若需,愿为师尊、为宗门——万死不辞!”
“去吧。”姜善真微微颔首,目光既含期许,亦藏深意,仿佛已望见他未来漫长道途中的风雨。“先去寻你大师姐姜诗雅,她自会为你安排居所,熟悉宗门环境。”他语气忽转,声调中多了一分山岳般的凝重:“记住,为师每隔三月必亲考你的功法神通。若有半分懈怠——定不轻饶!”字字如钟磬长鸣,震人肺腑。
姬炎心头肃然,深知这既是严训,亦是厚望。他暗握经卷,于心中立誓:绝不辜负师恩,必将以血汗铸前路,以龙行证大道。
姬炎躬身一礼,姿态恭谨而庄重,随后转身缓步退出大殿。他的背影挺拔如松,步伐沉稳坚定,渐渐融进殿外流转的天光之中。
姜善真目送他远去,脸上那抹惯常的温和笑意如潮水般悄然褪去,目光逐渐转深,似两口千年古井,幽邃得望不见底。他静立良久,直至那身影彻底消失于视野尽头,才几不可闻地低语:“天道将变,星辰移位,风云欲起……这孩子,身负凤夙血脉,或许正是这乱世中……唯一的变数之钥。”话音极轻,如一片落叶坠入深潭,顷刻便被殿中无边的寂静吞没。
自踏入师门那一日起,姬炎便将血海深仇刻入魂魄,恨意如火,日夜灼心。那份执念不曾宣之于口,却被他尽数炼进每一次呼吸、每一招修行之中。寒冬时节,他赤足立于蓝梦山巅深雪之间,听朔风呼啸,任冰粒如刀刮过脸颊,唯有指尖运转的灵气凝实如磐,纹丝不动;盛夏炎午,他盘坐于炙烤如烙的青石台上,汗如雨下,沿紧绷的脊背沟壑纵横流淌,而他的目光始终锁在《龙行天下》的古卷字句之间,专注如铸。
星移斗转六载,春秋交替六回。他不见晨昏之娱,不闻世俗之喧,只感知着体内灵力日益磅礴汹涌,胸中信念之火愈烧愈烈——那火中有恨,亦有誓,如熔岩奔涌,从未有一刻止息。
姜善真无愧于“亲传师尊”之名,每三月一次的考核,雷打不动,严苛至极。有时是惊雷滚滚的暴雨之夜,老者身形如岳峙渊渟,屹立于狂风之中,袖袍翻飞间,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