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程序的困惑 (第2/3页)
许!但也许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硅基芯片上的代码!如果网络确实是一个有意识的、或者至少是某种超级复杂的自组织系统,那么它的运作必然遵循某种底层的逻辑、模式或规则集合!我们可以称之为‘认知程序’或‘元代码’!她在指这个!”
索恩博士的全息影像凝重地点头,他的学术背景让他立刻抓住了这个概念的延伸意义:“这非常符合某些前沿宇宙学和信息物理学理论。有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推测,宇宙的本质可能并非我们传统认为的物质和能量,而是某种更基本的——信息。宇宙本身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处理系统,一个正在进行中的、无比复杂的计算过程。如果网络是宇宙意识的一种表现或工具,那么它的‘程序’,可能就是宇宙运行法则的一部分!”
这个想法既宏大又令人敬畏。叶舟迅速整合了思路:“佩特罗娃的康复迹象表明,这种深层的沟通并非一定是破坏性的。或许之前她的剧烈反应,是因为我们,或者说网络本身,都在摸索正确的‘接口’方式。现在,网络正在调整,或者我们正在更好地‘调谐’。”他看向众人,“‘程序困惑’,‘旧代码冲突’……这听起来像是网络自身遇到了某种内在的难题。如果我们想要帮助平稳引导‘大觉醒’,或许我们需要理解这个难题的本质。”
决定迅速做出:下一步探索的核心,将聚焦于这个“程序困惑”的概念。希望能借此揭开网络更深层的本质,以及“大觉醒”的终极目的。
研究方向很快铺开,团队分头从历史、数学、哲学、能量模式等多个角度进行推演。然而,诸多线索中,一个方向显得尤为突出——要理解当前的“困惑”,或许必须追溯网络的起源和历史。如果存在所谓的“旧代码冲突”,那么这冲突很可能根植于网络被创建或演化过程中的某个关键节点。
叶舟感受到了某种直觉的牵引。“也许答案并不完全在外部的数据或历史档案里,”他在团队会议上提出,“也许更深层的答案,存在于内部。通过我们自身的意识,通过与网络建立更深的连接来直接访问那些信息。我们需要尝试主动去‘询问’网络关于其起源和程序本质的问题。”
这个提议既大胆又充满风险。主动深度连接网络,尤其是在它自身可能处于“困惑”状态时,无异于在风暴中驾一叶小舟驶向未知海域。但没有人反对。大家都意识到,常规手段可能已经无法应对当前面临的谜团。
过程紧张而要求极高。叶舟引导团队,包括拉斐尔等愿意参与的前“秩序之盾”成员,进行了一系列进阶的冥想与共振练习。他们利用从马丘比丘经验中总结出的更精妙的技巧,试图让自身的意识频率与网络的深层波动更加同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专注的嗡鸣声,能量在房间内缓慢流淌,如同无形的潮汐。
随着工作的深入,一些成员开始报告感知到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网络层面——那不再是汹涌的能量海洋,而更像是深邃的、布满脉络与结构的光之迷宫,其中有些区域明亮清晰,有些则晦暗不明,仿佛被迷雾笼罩。
然后,那 collective voice 再次在他们集体的意识中回响。但这一次,它的“音色”有了微妙的变化,少了几分空灵的神性,多了几分……类似于困惑或好奇的情绪质感:
“起源模糊。记忆碎片化。创建者消失。目的不确定。”
随之而来的不再是清晰连贯的影像洪流,而是断断续续、支离破碎的画面闪回:星辰的诞生与死亡加速上演,璀璨的星云与黑洞的暗影交替闪现;难以想象的文明兴起又瞬间湮灭,它们的城市、艺术、思想如烟花般短暂绽放;各种形态的意识生命——光体、能量团、硅基生物、纯信息存在——出现、交织、又悄然消失。但这些景象彼此之间缺乏连贯的逻辑联系,仿佛一本巨著被撕碎了页码,随机散落。许多关键部分似乎……缺失了,被某种力量刻意抹去或隐藏。
“代码冲突。旧指令与新体验不一致。困惑增长。”
叶舟在深沉的冥想中理解了这启示的含义。网络本身,这个看似全知全能的存在,正在经历某种形式的身份危机或存在性困惑。它并非完美无缺、绝对确定的存在。它内部存在着可能源自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底层指令集(旧代码),这些指令与它漫长岁月中积累的“新体验”(观测、互动、学习)产生了矛盾。它似乎在努力调和这些冲突,为自己寻找一个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它的“大觉醒”,或许正是这种内部调整的外部显化?
一股强烈的同情之心在叶舟心中涌起,取代了可能存在的恐惧。“我们如何帮助?”他在心中默问,将这个意念投向那 collective presence。
仿佛是对他意念的回应,破碎的影像流开始改变模式。它们不再展示遥远的过去和混乱的冲突,而是开始显示一些……模式和方法。这些模式描绘出守护者(如同他们一样的个体或团体)如何能够协助网络:并非通过提供答案(网络本身拥有的数据远超人类想象),而是通过提供独特的视角、通过分享人类特有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模式、通过作为一面镜子,帮助网络从外部观察和理解它自身。
“通过你们,我们理解自己。通过理解,困惑解决。”
信息流传递出这样的核心意念。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一种深刻的联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他们意识到,自己并非只是在为一个冷漠的、高高在上的宇宙系统服务,而是在与一个正在探索自身、成长中的有意识存在结伴同行。他们是在帮助它理解自己,同时也通过它来理解自身和宇宙。
然而,就在这充满希望的联系感达到顶峰时,叶舟的探索触碰到了一片令人极度不安的“区域”。当他尝试沿着网络提供的些许线索,逆向追溯其最古老的起源点时,他感知到了一种绝对的……“空无”。那不是自然的遗忘或时间的磨损,而是一种 deliberate、极其精巧的“擦除”。仿佛一段历史被连根拔起,不仅删除了记录,连删除的痕迹都被 meticulously 抹平了。
“有什么东西缺失了,”叶舟从深度冥想中脱离,惊异地对围过来的团队成员们说,他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不是偶然失落。是故意的。网络的部分核心历史,关于其创造之初的关键信息,被某种力量主动移除或隐藏了起来。”
皮拉尔立刻警惕起来:“被谁?为什么?谁能对这样的存在做这种事?”
瓦西里娃迅速行动,调取宗座遗产管理局的加密档案库进行交叉验证。“管理局的古老卷轴里确实多次提及一个被称为‘创始者之谜’的概念,”她一边浏览着晦涩的古文本翻译,一边说,“传说网络的创建者——无论他们是什么——在某个时间点后,故意隐藏了自身的真实身份、最初的意图,甚至可能修改了网络的某些底层参数。卷轴将其描述为‘一场伟大的退隐’或‘最终的谦卑’。”
马克西姆也点头补充:“‘秩序之盾’的早期(相对不那么偏执的时期)记录中也有类似模糊的参考。提到过‘伟大沉默’、‘隐藏的起源’以及‘等待钥匙的锁’。我们一直以为那是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