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七章 学雷锋活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七章 学雷锋活动 (第3/3页)

小广告,有的用铲子仔细刮铲,有的拿着抹布擦拭残留的胶印。虽然动作略显生疏,但每个人都干得极其认真。

    祁淇和林晓安则负责拍照录像,记录下大家劳动的精彩瞬间。

    陈秋铭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很是欣慰。他走到李天帛身边,发现他虽然看着同学们干活在笑,但眉宇间似乎锁着一丝愁容。

    “怎么了,老弟?看你好像有点心事?”陈秋铭关切地问。

    李天帛叹了口气,指了指不远处一片老旧的居民楼:“唉,老哥,不瞒你说,是有点闹心。我包保负责的一户低保户,老王家的。就一个父亲带个女儿,家里挺困难的。女儿学习挺好的,挺懂事一孩子。可老王,有点老思想,总觉得女孩上学没啥用,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贴补家里。我去做过几次工作,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效果不大。看着那孩子渴望上学的眼神,我这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可我又不是搞教育的,说道理总说不到点子上。”

    陈秋铭一听,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当什么事呢!这好办啊!我们这儿有专业人士!”他转头喊道,“王老师!您过来一下!”

    王春雨闻声走过来。陈秋铭把情况简单说了一下。

    王春雨立刻说:“走,带我去看看。这种情况,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和家庭教育观念引导。”

    陈秋铭又叫来了正在认真铲小广告的米冠军:“米冠军,你来,和王老师一起去完成一个特殊任务。”

    米冠军有些茫然地放下铲子,跟着王春雨和李天帛的一名队员,走向那片居民楼。

    来到老王家,王春雨没有直接说教,而是温和地和王老哥拉起了家常,慢慢引导他诉说生活的困难和内心的想法。米冠军在一旁,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家似乎更困难的环境,听着老王那些熟悉的、认为读书无用的言论,她感同身受。

    她鼓起勇气,轻声细语地开口:“王叔叔,我家……我家条件也很不好。我爸妈身体都不好,为了我上学,他们吃了很多苦。我也曾经觉得,要不就别读了,出去打工吧。”她的声音不大,却吸引了老王的目光。

    米冠军继续说着,语气真诚而坚定:“但是我真的想上学,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我想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想让爸爸妈妈以后过上好日子。上了大学以后,我发现世界真的很大,机会也很多。学习好,以后就能找到好工作,才能真正地帮到家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干着急……陈老师、王老师,还有同学们都帮我,我觉得只要努力,一定有希望的。”她说着自己的经历,眼圈微微发红,却格外有说服力。

    王春雨适时地介入,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耐心分析女孩受教育的长远好处,以及父亲的支持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在王春雨专业的引导和米冠军真情实感的“现身说法”下,老王沉默了很久,最终长长叹了口气,粗糙的大手抹了把脸,说道:“王老师,米同学……你们说得对……是俺老糊涂了,光看眼前了……俺就是再难,砸锅卖铁,也供俺闺女上学!不能耽误了孩子!”

    任务完成。王春雨和米冠军回来时,陈秋铭和李天帛正在看着同学们劳动。街道已经焕然一新,原本布满“疤痕”的墙面露出了本来的颜色。

    王春雨对陈秋铭说:“秋铭老师,你们班这个米冠军同学,真不错!有耐心,有同理心,说话能说到人心坎里去,很有做心理工作的潜质。”

    陈秋铭有些意外,看向旁边有些不好意思的米冠军,笑着问:“是吗?米冠军,没想到你还有这天赋。怎么样?有没有兴趣竞选一下班里的心理委员?为同学们服务服务,也锻炼一下自己?”

    米冠军惊讶地抬起头,脸一下子红了,连忙摆手:“我……我不行的陈老师,我太内向了,不会和人打交道……”

    王春雨鼓励道:“内向不代表不能沟通,刚才你和老王说得就很好。你有倾听的耐心和共情的能力,这是很难得的。”

    陈秋铭也点头:“我相信王老师的眼光,也相信你。试试看?就当是帮我一个忙,也多一个平台锻炼自己?”

    米冠军看着两位老师鼓励的眼神,又想起刚才帮助到别人的那种满足感,犹豫了一下,最终小声但坚定地说:“如果……如果同学们信任我……我愿意试试。”

    “好!”陈秋铭欣慰地笑了,“过几天开班会谈这个事。”

    这时,整条平头街的清理工作也进入了尾声。同学们看着自己劳动的成果——整洁一新的街道,虽然累得腰酸背痛,手上甚至磨出了水泡,但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集合!拍照留念!”陈秋铭大声招呼。

    同学们迅速聚集起来。李天帛主动拿起相机。林晓安和典晨阳一人一边,扯开了红底白字的横幅——“龙城大学法律系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李一泽默默地走到队伍最前面,有力地举起了那面鲜红的、印着“龙城大学法律四班”字样的班旗。

    同学们自动以焕然一新的街道为背景,站成了三排。陈秋铭站在了中间位置。祁淇自然而然地、笑嘻嘻地站到了他的左边。王春雨老师则微笑着站到了祁淇的左边。

    陈秋铭站定后,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右边的位置——那是空的。没有一个同学站过去。他瞬间明白了,那个位置,在四班所有同学的心中,是留给那个虽然缺席但无处不在的团支书——金叶子的。即便她不在,这个属于她的位置,大家也默契地为她保留着。

    这一刻,阳光洒在每一个穿着湖蓝色T恤的年轻脸庞上,洒在崭新的街道上,洒在迎风招展的班旗和横幅上。陈秋铭看着镜头,看着身边这些可爱、纯粹、正在成长的孩子们,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与力量。

    “咔嚓!”李天帛按下了快门,将这充满了劳动成果、青春奉献与温情默契的瞬间,永远定格。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